•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内资讯 >> 体教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让外来娃健康成长 不仅仅是敞开校门

更新时间:2015-3-1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农民工子女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向他们敞开校门,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应该是社会各方急需关注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2亿多农民工进入北上广深等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务工,同时,农民工的子女也相继涌入。城市为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让其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但作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往往忙于生计,很容易无意中就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

  农民工子女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向他们敞开校门,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应该是社会各方急需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资料看,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比较差。许多家庭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住房拥挤、窄小、简陋、阴暗、潮湿;缺乏孩子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文化设施条件。同时,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10%左右的家长是小学学历,32%是初中,40%是高中,大专以上的18%。这是造成现在家、校教育脱节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城市差异使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比较大。由于农民工子女家庭多数处于城市边缘,他们在心理上也开始边缘化。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不懂事受影响较小,而年龄较大的孩子与城市同龄人相比,显得早熟、自卑和失落。

  而且农民工在孩子的教育上过多依赖学校和教师。农民工中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份责任的占20%都不到。而超过80%的农民工家庭认为只要做到子女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子女的教育则是老师和学校的事。

  我认为,农民工子女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体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多渠道多形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充分利用文体中心、图书馆等阵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庭互助实践活动,如亲子读书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艺术节、孝敬父母好儿童、教子有方好家长报告会等。

  同时希望加强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组织网络建设,加快建立省、市、区、镇、学校多级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组织网络,建立家教领导小组、社区、村居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教指导服务站等家教组织,为深入开展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充分利用社区、村居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学校进行示范家长学校的试点建设,创造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家庭教育的全面开展。

  最后,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比如教育部门协同社区、村居办好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家庭教育的培训。开展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各种竞赛和研讨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家教活动。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