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
青浦区2014年上半年商业运行情况 |
更新时间:2014-7-30 来源: 青浦区统计局 |
![]() |
随着青浦区“一城两翼”战略发展实践,区商贸业顺应时机稳步增长。区内新兴商圈凸显,交易市场较为活跃,随着消费环境优化,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1亿元,同比增长13.7%,对全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一、主要特点 初步分析,上半年青浦区消费品市场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上半年商贸业增幅放缓,增幅略低于年初计划。 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略低于年初制定的确保目标1.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的48.8%,完成额比较低的三个乡镇:徐泾39.9%、金泽45.7%和练塘45.8%。 (二)月度零售额有所增加,后续增幅不够给力。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4亿元,各月分别完成37.9亿元、35.2亿元、37.6亿元、40.6亿元、42.2亿元和39.8亿元。累计同比增幅分别为14.5%、13.7%、 14.7%、14.0%、14.3%和13.7%,呈现阶梯式回落。初步分析,年初受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集中采购等因素影响1月完成总量较大;但2月采购风潮一过,前期商品需要消耗,购物热情明显减退,3、4、5月受季节更替、节假日接踵而至的影响,又迎来商品销售小高潮,各月都保持着较高的完成额,但因去年基数较大、外来人口数量管理严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必将呈现回落态势。 根据图表:2014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社零增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累计增幅明显下降。与2013年增幅相比,每月累计增幅多为下降,最多1月份下降4.7个百分点,最少3月份下降3个百分点。受大环境及宏观调控等众多因素影响,估计下半年社零增幅攀升较为困难。 (三)商业形态趋于稳定,限上连锁比重稍稍上升。 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企业上半年共完成83.7亿元,占35.9%,同比增长19.8% 。其中,国家标准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2.1%,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连锁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2亿元,占比为13.8%,提高1.1个百分点。 上海标准企业完成销售19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8.2%,占比下滑2.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9.7%。法人企业完成销售44.7亿元,同比增长29.9%;个体户实现销售64.2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7.5%,同比增长1.6%;各类市场完成销售额14.3亿元;其他类企业完成销售7.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2%,同比增长140%。 (四)米格天地带动赵巷商务区销售增长,其它商业网点下跌趋势愈发凸显。 我区赵巷商业商务区销售继续保持稳步增长,1~6月实现销售24.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赵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实现销售14.6亿元,同比增长3.4%;吉盛伟邦实现销售6.4亿元,同比增长14.9%;米格天地实现销售2.6亿元,拉动赵巷商务区增长13.1个百分点,对赵巷商务区增长的贡献率为63.7%。1~6月青浦新城商业商务区实现销售11.1亿元,同比增长0.2%;徐泾永业购物中心,由于其商场内的德颐购(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徐泾店于去年3月关闭,1~6月其实现销售2.5亿元,继去年滑落态势下滑15.7个百分点;重固意邦国际建材品牌中心虽完成销售2.4亿元,同比增幅59.2%,比重只占几大商业商务区的6% ,对于青浦商业商务集聚区的销售总额拉动作用不大,下跌之势已成定局。 (五)汽车市场购销两旺,销售额稳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区的15家汽车销售企业仍然给力,1~6月15家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完成销售10.9亿元,同比增长1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带动全区社零增长近0.5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实现销售20亿元。 二、需关注问题 全区消费品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一)社零增速低开低走。 社零累计增幅从去年初增长19.2%到今年年初增长14.5%,下降了4.7个百分点;截止到今年6月,社零增幅低于14%,仅增长13.7%。增速下滑存在以下主要因素:一是整体经济疲软,消费市场不景气;二是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直接影响社零增长;三是外来人口数量减少对社零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外来人口增长开始明显放缓,2012年我区来沪人口数为70.3万人,2013年我区来沪人口数为73.5万人,而今年1-6月出现负增长,全区来户人口数为72.8万人。四是前几年社零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势头,基数较高,2013年全年社零增长19.6%,超额完成全年目标,2012年全年社零增长16.3%,其中1-6月增幅为16.8%,同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给今年社零总额目标完成带来一定压力。 综合上述因素,社零增速走低是必然且长期的趋势,事实证明今年上半年我区已结束自2003年以来长达10年的15%以上年度增幅,转入低速平稳增长周期。 (二)新兴连锁超市拉动力作用不大。 各类连锁超市直接反映着我区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地区居民收入、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我区今年从大型商家超市到小型连锁专卖总体增长皆不乐观。1-6月我区农工商超市完成1.4亿元,同比下降7.2%;世纪联华完成2亿元,同比下降14.3%;苏宁电器1-6月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0.2%;都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兴的富绅商业中心家乐福,1-6月完成销售0.9亿元,今年以来整个青浦新城商业商务区完成销售11.1亿元,在包括新开家乐福的基础上,同比增幅仅0.5%。青浦新城商务区引领着整个青浦地区商业,从其增幅上我们不难看出全青浦地区商贸的不景气。 (三)新建商圈未成气候,消费能级有待释放。 朱家角尚都里,面对游客以提供茶座、咖啡和特色小商品为主,节假日销售比较火爆,平日一般,对整个青浦商贸业影响不大。青浦西面城区的吾悦广场刚开始实行店铺的租赁及销售,还未正式大面积营业,不能提供详细的商业数据。唯独赵巷商业商务区销售继续保持稳步增长,1~6月实现销售24.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米格天地实现销售2.6亿元。另一新增长点是虹桥会展中心10月开展,在纳入统计后,将推动全区社零的增长。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也是直接影响社零增长的重要原因,1-6月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同比增长11.3%,1-6月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同比增长9.9%,均低于社零13.7%的增幅。城乡居民的收入是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支撑,只有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强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有力地拉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二)适当增加商业网点,合理商业布局。 我区地处上海市郊,商贸业相对落后,社零增幅基本靠赵巷商贸集聚区拉动,城区内近两年大型的商业购物网点仅仅集中在城区或者较为发达的乡镇例如:赵巷、华新和朱家角,其他无明显变动,已有的商业网点已经满足当地消费群体,其他地区商贸依旧处于不发达阶段,且愈发不能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适当增加商业网点,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合理商业布局,方便居民出行购物,可刺激消费,促使商贸业的发展。 (三)关注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产业层级。 积极关注新进优质的电子商务企业,提升我区产业层级。电子商务产业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时代商品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未来商贸发展的潮流。根据物流行业每年接单量成倍增长数据中反映出,电子商务正在迅猛发展,已明显影响传统销售模式,是未来商贸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区辖域内电子商务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够成熟、规模不够大,更没有类似于嘉定区的京东电子商城这类大型企业,因此,电子商务的销售额比重仍然不大。引进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能有效拉动本区的商品销售额增速,改变我区增速放缓的状态,也是实现商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理性看待增速回落,着眼新建商圈。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市场呈现出繁荣健康的增长趋势,增速有缓有快,应理性分析、找对关键环节,采取正确措施。同时在积极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城市化建设项目的推进下,我区商贸业将展现新的活力,销售额继续快速增长的后劲正在积蓄。但是,根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各月均未达年度目标的情况,预计全年完成确保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