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内资讯 >> 体教新闻 >> 正文 |
上海10所小学引进外籍足球教练 |
更新时间:2015-11-27 7:04:00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
![]() |
在寒冬里走进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热烈的景象:来自西班牙的外教Eva正在为二年级的孩子们上一堂足球课。从热身运动到控球、带球、夺球,每一个动作她都同孩子们一起完成。 除了“外籍教师”这张新面孔,这堂体育课上最直观的差异是课程的听讲形式。与以往体育课组成整齐的横纵方队不同,孩子们在这堂课上呈“U”字型坐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汪晓赞介绍道:“U型区等同于成人比赛的更衣室,在更衣室中,队员换衣服的同时会听教练的训话和战术决策,将这种格局引入体育课,可以让老师看到每个孩子,也让每个孩子也都离老师很近。”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一堂体育课像一场比赛一样,从U型区开始,也在U型区结束。 这一创新的体育课授课模式始于今年5月,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落实深化《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与相关单位共同合作打造的新项目:引入国际优秀的体育教师,结合国内多年的实践经验,以足球体育课为切入点,构建“活力校园”、为推进青少年体育创新摸索经验。 自5月起,该项目开始在全球遴选合格的体育教师。选拔的第一阶段,主办方从世界各地收到了200份简历,通过简历、电话、视频筛选后,支持一批老师来上海参加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完成最后的挑选,留下10名外籍教练,并配以10名中方助理协助学校的教学工作。挑选时,主要考察教师的专业资质及其是否有为青少年授课的经验,并通过课堂实践,观察教师是否会出现偏激行为。 从今年9月开始,这10名外籍教练入驻上海市静安、杨浦、普陀、金山和宝山五个区的十所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课后活动与训练及组织其它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得到参与足球和其他运动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也将组织五个区的体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据项目主办方之一睿泽体育的负责人介绍,一年以后,他们会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考量资金与能力继续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进行教学。 上海市教委表示,这一项目是在国际“活力校园”的理念框架下,更好地结合国际资源进行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模式创新,期望能以点带面,充分积累经验,带动体育教育的观念转变。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