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内资讯 >> 体教新闻 >> 正文

上海教育对口帮扶遵义 播希望之种育黔北之花

更新时间:2015-12-14 10:03:00     来源: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2015年12月14日电 2013年2月,根据中央部署,上海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同年,2013年11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与遵义市教育局签订《2013—2015年教育对口帮扶协议》。

2015年12月7日至10日,来自上海市杨浦区的教育教学名家组成支教讲师团,奔赴贵州省遵义市区和道真、正安、湄潭三县,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讲座教研活动,4天时间里连续带来25场讲座和报告会,赢得当地老师的热烈欢迎和肯定。

支教讲师团4天25场讲座 播下希望之种

据介绍,本次上海杨浦区支教讲师团一行有14人,来自上海市特级校长、杨浦区六一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沈德茜担任团长,其余均为杨浦区特级教师、学科骨干带头人或教学名师。

“上海老师带来的培训讲座和教研交流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教方法。”湄潭县协育中学副校长甘宁对记者说。

“这里虽然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但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孩子们也是想学、要学,也值得上海的老师同学学习。”杨浦支教团张根洪老师表示。

据了解,2014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启动对贵州省遵义市的对口援助工作。确定把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鞍山实验中学、复旦实验中学、杨浦职业技术学校分别与湄潭县湄江四小、道真县玉溪中学、正安县第七中学、正安县中等职业学校结成姐妹学校,采用三年为一轮“结对共建”的新模式,每年派出由1名管理人员和2名支教教师组成的支教团队,着力为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等方面给予援助。

杨浦支教讲师团团长沈德茜为40多名校长上管理讲座《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杨浦支教讲师团葛琛静老师为湄潭县协育中学七(9)班上《走近李清照》

从“我说,你听;我读,你背!”到“互动式教育”

“这里的老师对教学非常的热爱,他们有着想学、想去改变的心。又苦于网络等硬件条件的局限。”2015年3月,上海市开鲁新村第二小学校长丁建萍来到湄潭县湄江四小担任副校长,开始送教下乡、听课、评课、讲座等一些帮扶工作。

“学生在改变,老师也在改变。”丁校长谈到半年来的体会,欣慰的说。“很多工作要从无到有,从建立备课组到教研组,一点一滴把上海好的做法,好的教学行为,辐射引领,播下种子。”

“教育是一个无痕的过程,只要老师改变,学生也愿意改变。我来的几个月里,首先从英语课堂的肢体语言开始,来带动教学语言。”9月份刚来到湄潭四小担任英语老师的上海回民小学魏芸说,“慢慢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敢说敢笑了。”

“我喜欢上海的老师,他们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还会给我发糖吃。”五年级三班的廖卫东略显害羞的告诉记者。

协育中学早操时间

帮扶真心真情,工作越做越大

据了解,三年来,上海从基础教育学校结对、中职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围绕骨干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深化高等院校合作交流等方面,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超过5800万元, 实施教育帮扶项目近60个,包括:为遵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育骨干队伍——“金种子”校长培养计划,面对面辅导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水平的“百名上海名师遵义行”,沪遵两地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遵义培养更多急需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直通车”,“3+3”帮扶推动遵义大学建设等,基本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学段,得到各方充分肯定。

今年5月,上海教育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再提速,沪遵两地签订了《2015-2020年教育对口帮扶协议》,明确合作扩大至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遵义分校和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遵义分校同时正式揭牌。

“通过双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考察互访、对口衔接和人才交流,两地人民也必将在携手并肩中缔结深厚友谊,共享发展成果,共筑美好明天。”遵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超英感慨地说。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