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内资讯 >> 体教新闻 >> 正文 |
来沪务工人员的“开学季”:电话里送儿子上了学 |
更新时间:2016-9-5 9:41:36 来源: 解放日报 |
![]() |
8月30日晚上,收摊后,许晶晶夫妇提上一大包零食和新买的衣服,租车送婆婆和一双女儿回家乡上学,同行的还有亲戚家的孩子。 两个月前的一幕还在眼前,那次是团聚,这次是分别。 许晶晶夫妇在市区的一家菜场卖蔬菜,每天在菜场待的时间超过在租住屋里的时间。6月底,夫妇俩把两个女儿从老家接来,打算带她们出去玩一次,买些新衣服和学习用品。想着9月份大女儿要上小学了,所以在孩子来之前,许晶晶已为女儿备下了新裙子。 刚来的时候,一大一小两个姑娘都很瘦。早上许晶晶6时出摊,让女儿们睡到自然醒,然后到菜场汇合。大女儿子娴时常坐在妈妈身后的菜架上玩手机打发时间,小的则在菜场找伙伴玩儿。许晶晶说,来了就是让她们享福的,什么家务事都不让她们干。 转眼2个月快过去了,许晶晶带女儿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离家500米外的大超市,想去给即将上小学的子娴买个笔袋。其他的文具都有了,大伯给孩子买了新书包,叔叔给买了新衣服,她说:“大女儿还想要个笔袋,去超市看了,一个有牌子的笔袋要30多块钱,菜场边上的小店才10元,看上去也挺好看。” 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女儿不听话当母亲的也会喉咙响,但吵吵后想到马上要离别,心里也会因思念而难过。许晶晶总觉得欠女儿什么,8月27日,她咬咬牙在中午抽空带女儿去了趟公园,她自己觉得很累,但女儿玩兴浓还不想走。 距离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女儿说不想走,想妈妈陪着上学。这时许晶晶只会说:“老大听话,在家里多帮奶奶做事。” 回乡上车前,许晶晶又重复了一遍:“学习第一,吃饭第二,玩耍第三”。 许晶晶的同行潘珍也在这家菜场卖菜,一对儿女不常来菜场。今年上海特别热,潘珍就让婆婆在租住屋里开着空调照看他们,看看电视也玩玩手机。偶尔来菜场,就躲在潘珍身后数硬币。儿子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身边大人通过观察感受到他挺爱学习,买来的数字练习都能做,这让潘珍挺欣慰。 每天从清晨5时半到晚上7时都在菜场,潘珍大部分时间是站着的,很累。有时儿子会问:“妈妈,这道题怎么做?”潘珍回答:“等一会儿,”但等一会儿后就忘了这茬。儿子比较内向不常说话,和奶奶话多同母亲却没什么话。因为忘了回答儿子的问题,潘珍也有些内疚。 潘珍原本计划8月底亲自送儿女回家,主要是想着在开学第一天,亲眼看着儿子背上书包踏进校门。但计划赶不上变化。8月中旬潘珍与老乡合伙的加盟店要开张,母子三人只能火急火燎地赶回家乡,把婆婆留在上海照看菜摊。潘珍说,蔬菜生意做得累,也赚不了什么钱。如果新店生意好,就不做了,回到老家陪在儿女身边。 谈及未来,潘珍说没想得这么远,只是希望钱能多挣点儿,能在县城买套房子,为儿女提供好一点的教育环境,能让他们转学到县城读书。 等不到开学了,潘珍去县城为俩孩子一人买了一辆小自行车,夏天秋天的鞋子、衣服各一套,最重要的书包让奶奶帮着买。 七天后,潘珍一个人回来了。 9月1日,潘珍在电话里送儿子上了学。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