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内资讯 >> 体教新闻 >> 正文

浦东今年再增16所新优质项目学校

更新时间:2016-12-16 13:35:01     来源: 不详

 记者从新区教育局获悉,2016年浦东新区又新增16所区级新优质项目学校,至此,浦东市、区两级新优质项目学校已达45所。

据透露,到2017年,浦东新优质项目学校将扩大至68所,覆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逾25%的公办学校。

区级新优质成功创建三批

新优质项目学校是上海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价值定位,即在不挑选生源、不集聚资源、不盲目追求排名的条件下,靠教师成长、靠创新实践、靠科学办学,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家长、学生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2011年,上海市启动第一批“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集中推出一批“不挑选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争抢排名”的普通公办学校,以“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为追求目标,引导学校走向新优质。浦东有4所学校分两批成功创建市级新优质学校,分别为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上海市三灶学校、上海市罗山中学和浦东新区华林小学。

新区从2012年起开始推进“创建新优质学校”内涵项目,首批17所区级新优质项目学校的创建工作于2013年启动,9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初中)和8所小学参与其中;2015年共有8所学校参与第二批创建,初中和小学各4所;2016年又新增第三批16所,初中和小学各8所。截至目前,浦东共有市区两级新优质项目学校45所。

集群发展聚焦四大领域

2015年底,市教委推出了《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首次提出了“集群发展”这一概念。

所谓“集群发展”,是指将一批积极探索实践“新优质教育”、有不断变革发展内生动力的公办学校,组成不同形式的实践团队,针对内涵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入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去年,市教委遴选了一批市级的新优质集群发展项目学校,新区的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和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入选其中,这两所学校同时也是区级新优质项目学校。

而根据浦东新区教育局制定的《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集群化发展举措,新区将稳步扩大新优质项目学校数量,2017年计划新增23所,其中初中11所、小学12所。到2017年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学校数量扩大至68所,覆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逾25%的公办学校。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新区“创建新优质学校”项目相关负责人吴为民介绍,未来浦东新优质学校的集群发展,将基于“理念引领”“问题驱动”“灵活组合”三大原则,重点聚焦“学与教的变革”“学校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学校领导、管理与文化变革”四大研究领域,通过工作坊、行动研究、专题培训、沙龙研讨、主题展示的运行方式加以推行。新优质项目学校发展设计活动主要包括“智慧传递”和“预见未来”两种类型:“智慧传递”即“把做过的事情说出来”,挖掘提升学校已有经验,进行分享与交流;“预见未来”则是指在关注学校整体发展的同时,强调突出学校近期内需要研究解决和突破的重要问题、关键问题或瓶颈问题。(记者 吴燕)

来源:浦东时报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