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国际经济资讯 >> 正文

全球能源供应新变局非洲天然气成香饽饽

更新时间:2022-6-2 14:08:27     来源: 互联网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早前展开上任以来的首次非洲之行,外界直接将之称为「找气/讨气之行」,因为在俄乌冲突推高了德国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背景下,朔尔茨(Olaf Scholz)访问非洲的首要目标,是为德国寻求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开路辟径。

俄罗斯原本一直在欧洲天然气供应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俄乌危机持续,为弥补削减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导致的能源缺口,欧洲正在全球寻找“替代品”,而紧邻的非洲就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区域。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高级分析师Siva Prasad直指,地缘政治局势正在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虽然美国有意加大LNG出口力度,但仍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天然气进口商都在关注非洲的天然气开发。

非洲的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1%。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就曾大胆预计,非洲将成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地区。

睿咨得能源的研究数据显示,到21世纪30年代后期,非洲的天然气产量峰值可以达到4700亿立方米,相当于俄罗斯2022年天然气产量的75%。预计到2030年,整个非洲大陆天然气产量将从2022年的2600立方米增长到3350亿立方米,如果油气生产商扩大投入的话,到2025年就可能达到这个产量目标。国际能源署(IEA)就曾大胆预计,非洲将成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地区。

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这次非洲之行,折射出欧洲国家寻找潜在替代供应方的迫切心理,而bp、埃尼、挪威国家能源公司、壳牌、埃克森美孚等欧美各大油气企业近期纷纷调整在非洲的投资战略,开始重启或加速推进此前搁置的天然气上游开发项目,以及一些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中资企业更早已开始在非洲能源市场的布局。保利协鑫天然气集团2013年就与埃塞俄比亚政府签订5个石油产品分成协议,在欧加登盆地进行油气开采。随后更在我国政府和埃塞、吉布提的大力支持下,大手笔布局,以互利双赢模式开展埃塞-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烃源岩资源量预计可达5万亿立方米,石油地质资源量可达40亿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2000亿方。项目的实施不但有利于扩大中非油气领域合作,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中海油在尼日利亚的总投资已经超过140亿美元,而中石化日前则与阿尔及利亚国有石油公司Sonatrach签署一项价值超过4.5亿欧元的协议,在阿尔及利亚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有效期为25年。

乌克兰局势之外,围绕着能源话语权的战争已经「狼」烟四起,谁能争得最后胜利仍待观察。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