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
踏着新丝路的节拍再启程 记东方国际集团利泰公司贾晓阳 |
更新时间:2015-5-6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这就是在针织品出口行业人人知晓的劳模贾晓阳吗?初见他的人,难免讶异:这是一位潮男,一头挑染的黄发,还扎起一只文艺的小辫。可就是他,工作起来十足一个拼命三郎。贾晓阳现任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已在纺织品出口行业摸爬滚打了23年。 采访前一天凌晨两点,贾晓阳刚从孟加拉国坐飞机匆匆赶回,过去一年多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他都将在那里,因为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开辟了新的海外生产基地,而他主动请缨,成了开拓者兼负责人。当地的厂房建设即将完工,今年7月就可以投产。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上海企业率先嗅到了商机。两年前,东方国际集团积极探索外延式发展,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子公司主动“走出去”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抢占成本低点。贾晓阳说:“若把一带一路比作一棵大树,我只是上面的一棵新芽。我把它看作事业再度出发的起点。” 近10年来,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提高等不利因素的“商战”洗礼,贾晓阳带领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第四业务部,多次化险为夷,走出困境。 为了实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转型生存,早在2006年,他就带着公司管理层的重托远赴越南等国考察,开拓海外劳动力市场,经过严密分析,最终选择了孟加拉国。“在那里办理手续过程繁复,光是图章就敲了300多枚。” 当地每天都会限电,他除了自备发电机外,还配备了储电器,以确保电脑数据运行不受影响。“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刚去没多久人就瘦了十多斤。”贾晓阳笑着说,“可我们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孟加拉制造’的毛针织产品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 为了应对变化,每年年初,不管工作再忙,贾晓阳都要召集部门全体职工开半天工作会议。在会上,他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谈到纺织品市场的变化趋势,从原材料价格、汇率变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预测,谈到如何以变应变,调整策略,力争接单、排单的主动权。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