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
长宁法院少年庭审判长顾薛磊热心帮助300多个孩子 |
更新时间:2015-8-5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在长宁法院,顾薛磊已经被叫响了“法官爸爸”的名头:当上法官之后,他在被称作“小儿科”的少年庭一干就是近10年,几乎天天和缺少关爱的困境儿童打交道;除了审案子,他还将大量时间花在前期调研、回访当事人上,甚至在判决后还会为了孩子们的各种权益到处奔波,热心帮助300多个孩子。为什么做这些?“法律不是个冰冷的机器,面对孩子,我们法官更应该有同理心,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在全国现有的2000多个少年法庭中,成立于1984年的长宁法院少年庭是全国第一个少年法庭。长期从事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民事案件审判的顾薛磊发现,因父母监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基本生存有问题的困境儿童如果得不到关爱,长大后很可能就成为刑事案的嫌疑犯。 顾薛磊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外来媳妇阿兰有精神病家族史,丈夫哄她卖了房子,然后卷了钱“人间蒸发”。阿兰带着5岁的女儿流落街头,起诉丈夫要求支付抚养费,却根本找不到人。怎么办?案子到了顾薛磊手里,他先为阿兰争取了每月500元的低保补贴,又多方奔走为阿兰申请到了每月670元的租房补贴。此后,他还悄悄资助阿兰母女,金额累计达上万元。“为什么对这对母女这么好?”旁人不解。顾薛磊说:“这种案子就算判下来,母女俩的诉求也很难到位。只有协调各方资源,才能让她们的生活稍稍好转。” 顾薛磊还喜欢“管闲事”。有一位单身妈妈找到法院,称与一已婚男育有一女,之后又嫁人、离异,女孩的户口无处挂靠,成了“黑孩子”。户口问题不归法院管,但顾薛磊却把这个麻烦事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这孩子,顾薛磊几次三番往派出所跑,一遍又一遍地向工作人员讲述孩子的情况。工作人员感动了,最终特事特办,以这个女孩作为户主,将她的户口挂到了其母的一套自购房下。 在热心肠和管闲事之外,做法官,最重要的还是审判业务能力。这方面,顾薛磊同样出色,为了保护孩子,他曾努力尝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有所突破。去年5月,一对老夫妇到法院要求剥夺曾经的养女的监护权。30多年前,这对老夫妇收养了一女婴周某,2000年因周某吸毒并偷盗,老夫妇与其解除收养关系。5年后,周某非婚产下一女,将孩子交给老夫妇后一走了之。“老夫妇和养女已解除收养关系,他们和小女孩也没关系,无权提起诉讼。后来,我们让老夫妇变更诉讼请求,将剥夺周某监护权改为变更监护人。老夫妇所在的居委证明他俩和女孩是‘有密切关系的朋友’后,终于立案,并最终变更老夫妇为孩子的监护人。”顾薛磊说。 顾薛磊撰写的案例曾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他审理的一起抚养纠纷案件曾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百佳典型案例。尽管取得了成绩,但他仍天天奔走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路上。“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看到困境儿童的生活走上正轨,是我最欣慰的事!”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