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
回眸淞沪硝烟 感受英雄之城——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 |
更新时间:2015-9-7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至今70年了。不能忘记,军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百姓坚忍不拔、万众一心。上海人民尤其无法淡忘,从1932年的“一·二八”到1937年的“八一三”,上海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意义深远,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放日报记者专访“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课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84岁的余教授为我们再次讲述了那段历史。 上海处于战略地位要冲 记者:“一·二八”与“八一三”两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战役都发生在上海,是否有内在联系? 余子道:两次淞沪抗战在时间上并非直接相互连接,但从抗战历史进程来看,却是前后联系的,都发生在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有其深刻的政治、军事、地理及国际关系等背景原因。一方面,当时的上海是世界东方的一个国际大都市;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全国经济中心,拥有中国与海外通航的最大海港;上海还是全国文化中心和政治副中心;有最大的军港和海军基地;是从太平洋和东海进入长江流域的大门,必须首先突破。 再从日本侵华的总体战略视角观察,上海是其实行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的连接点,是侵华战争全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点。 记者:从“一·二八”到“八一三”,上海在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史留下什么足迹? 余子道:“一·二八”淞沪抗战继续了“九一八”抗战,引导和开辟了此后一系列的局部抗战,包括1933年的榆关抗战和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1936年的绥远抗战等。“八一三”则成为从局部抗战转变到全面抗战的主要标志。从此,中国全民族抗战真正全面开始了。自“九一八”以来,中国一直是被日本欺负,下定决心全面抗战,可以说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从军事层面而言,“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场大战役,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日军伤亡约9万多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战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基础 记者: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什么作用? 余子道: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时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为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足以彪炳史册。中国共产党当时立即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的号召,提出了关于上海事变的斗争纲领。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全力发动开展民众抗日斗争。领导反日大罢工,组织抗日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抗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领导和指挥,但中国共产党最积极最坚定地倡导全面抗战,推动南京政府定下全面抗战的决策,政治上起到了引导、推动、激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广泛联合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派系,以及各地方实力派,一致对外,团结抗战,并且大力发动民众救亡运动。这就为淞沪抗战构建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而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上海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是淞沪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前线作战的强有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建立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淞沪抗战的前提和基础。 上海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中华儿女 记者:上海人民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品质? 余子道:上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集中体现了上海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两次淞沪抗战的血与火强烈地鲜明地显示了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上海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中华儿女。我以为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点,上海民众的民族觉醒意识。从“一·二八”开始,上海人民的抗战精神就非常高涨,1936年,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也成立于上海。上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舆论中心、组织中心和活动中心,救亡报刊、救亡言论、救亡宣传都在全国领先; 第二点,上海民众的民族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八一三”期间,全市有近200个抗日救亡团体,联系和组织起数十万民众参与其中; 第三点,上海民众向国内外辐射的影响力。上海有强大的舆论阵地,有大量的先进知识分子,掌握着许多领域里的话语权,上海民众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联系,其影响力遍及国内和国际。 上海人民这种种表现有历史和文化缘由。上海是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上海人民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感触最深,近代以来积累起了深厚的反帝爱国传统。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的革命力量一直比较坚强。上海受近代中国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熏陶,造就了上海民众在淞沪抗战中的性格和意志。 说上海是英雄城市,当之无愧。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