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当“50后”遇见“80后” 警务室里浓浓师徒情

更新时间:2017-12-1 10:41:32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在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桃浦派出所,有这样一对“50后”和“80后”民警:

他们是忘年交,却比忘年交多了一份业务上的相帮;

他们是工作搭档,却比搭档间多了一份关怀爱护……

他们就是全国优秀社区民警陈德骅和他的徒弟李可。

小事里的大学问

刚踏上社区民警岗位的李可心想,社区里大都是和一些叔叔阿姨打交道,穿警服的民警说的话他们肯定都听。陈德骅却总叮嘱他:处理社区里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很容易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次,陈德骅带着李可到莲花公寓走访。经过83号楼时,恰巧该楼一楼和二楼的两户居民因为晾晒衣物滴水问题正发生争吵。一楼的张阿姨拿着个拖把,冲着二楼的王阿姨喊道:“看看!看看!水都滴成什么样了?谁这么缺德,晾衣服也不沥干些!”王阿姨也不示弱:“不要讲话这么难听!晾衣服都是这样的,再说你家养的狗还天天吵我呢!”两位阿姨你一句我一句,不一会儿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

陈德骅见状刚想上前,李可一心想在师傅面前表现一次,连忙拦着说:“让我来,不用您出马!”李可先是批评王阿姨,又是责怪张阿姨,因为措辞不当,引起了双方的不满情绪,甚至将矛头直指李可,场面十分被动。

陈德骅见状立即上前解围,他先是劝散了围观群众,接着把张阿姨、王阿姨请到居委会。在平复了双方的激动情绪后,陈德骅说道:“邻里之间应该互相照顾体谅才好!王阿姨,上次你忘记关煤气,还是张阿姨给我打的电话,避免了一场事故。张阿姨,你家小狗那次走丢了,是王阿姨帮你找回来的吧?你们看,邻里和睦才能开心,老是怄气怎么享晚年哦。”陈德骅轻巧地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事后,他向李可详细讲解社区工作的方法和要点。从这件事,李可明白了:社区工作看似平凡、简单,但背后却是居民对社区民警的考验,要做好居民的贴心人,都是靠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的。

顺民意的“拆违”

“德骅吗?我是居委会梁书记,快来小区,有件麻烦事要与你商量……”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

直觉告诉陈德骅,居委会一定是遇上了棘手难题。“我马上到。”搁下电话,陈德骅直奔小区。

原来,莲花小区主要安置的是老城区、棚户区的动迁户,因此存在不少违章建筑:很多底楼住户,有的因家有残疾人、老人,为方便进出破墙铺道;有的因为家中经济状况不佳,为贴补家用破墙开店;有的纯粹为图个方便破墙毁绿……小区里有一个破墙开店的居民,曾经因为吸毒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回归社会后利用自家天井开店谋生。小店每天进货时的吵闹、买卖时的嘈杂、门口垃圾散发的异味,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那段时间,因为陈德骅病了,李可为了减轻师傅的工作强度,曾多次上门开展工作,却收效甚微。无奈之下,他只得再向师傅搬救兵。

陈德骅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找该居民谈:“当年你吸毒,是我把你送进去的,你心里恨我我理解。但是,也是我劝你老婆不要和你离婚,她这两年带着孩子不容易,我也想办法给她找了工作。我知道,你破墙开店是为了生活,但是被破坏的围墙、被践踏的绿地,就像一块块膏药,莲花公寓还会好看吗?”谈话后,陈德骅、李可一起为他联系工作,还出钱给他帮助。最终,该居民主动提出关店封墙。事后,他还以身为例,向同样破墙违建的居民积极宣传政策。

陈德骅出众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扎实的群众基础,让李可敬佩不已,陈德骅也适时鼓励李可:“做好社区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这次你就做得不错。”

徒弟当起了“师傅”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陈德骅来说,电脑操作是个难题,而徒弟李可在这方面算是半个行家,在大学里他读的就是计算机专业。这不,李可摇身变成了“师傅”,办公室里总是会听到陈德骅问李可“快来给我看看,这个页面怎么又不对了?”“师傅,你也有不会的呀!看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可教会了陈德骅不少操作技巧,使得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变得更加省时、省力。一次,小区里连续发生多起盗窃电瓶车案件,居民反响强烈。陈德骅和李可通过小区监控发现了可疑人员和车辆的行迹。李可信心十足:“师傅,有了这些视频,一定可以抓到小偷。”

通过查询比对,李可掌握了可疑人员的基本情况,立即和陈德骅商量抓捕计划。陈德骅一方面做好被盗居民的安抚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李可查询到的可疑人员信息,制订小区保安员的巡逻路线和守候伏击方案。“根据李可掌握的情况,这个小偷在这几天一定还会来偷,大家当班的时候就按计划来,给他来个‘请君入瓮’!”不出陈德骅师徒所料,当那名小偷在3天后的晚上再次到小区作案时,被守候在此的李可和小区保安员当场抓获。

真情之暖,守诺之诚,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1997年,陈德骅第一次来到莲花公寓,面对这个老年人多、困难群体多、外来人口多、违章建筑多的动迁安置小区,他曾对小区居民承诺:一定要彻底改变人们对莲花公寓的看法。20年来,陈德骅视平安为己任,视群众为亲人,默默坚守,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而今,陈德骅和李可这对亦师亦友的师徒,传承了公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警务室里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在工作中教学相长,齐心协力做好社区居民的守护者。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娌℃湁浠讳綍鍥剧墖鏂囩珷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