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会展经济 >> 正文 |
“瓶中船”扬帆浦东机场 福船沙船广船鸟船等30多件船模作品亮相 |
更新时间:2015-1-2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瓶海扬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瓶中船”,1月22日在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机场博物馆开展。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32件瓶中船及4条中小型船模免费展出,既有传统中式木帆船,也有自古埃及时期起的西洋木帆船。展览将延续至6月25日。 瓶中船,顾名思义就是在瓶子里制作的微型船模,起源自欧洲远航水手。瓶中船雏形多选材自鲸鱼和海象的骨骼和牙齿,结合船上空调料瓶,配以少量绳子和丝线,在水手们手里就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制作展览瓶中船的林子良从事航运业大半辈子。他告诉记者,制作瓶中船,需要先在瓶外把船模大致做成,然后拆开,再用特制的长钳子把配件一一夹进瓶里,在瓶腹或瓶底用胶水一丝不差地照原型固定组装,橹、桅、帆、桨等配件缺一不可,尤其是在瓶里用丝线给几十条仅1.5毫米宽的篾片桁木打结,仿真度高达99%。 1987年,林子良刚开始做瓶中船,一做就是近30年。瓶中船模上的滑车比芝麻还小,横截面只有40丝厚薄,制作时要在这细如毫芒的区域钻出3个三角形的孔用来穿线扬帆,所用的钻头也只有0.3毫米,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林子良透露,有的复杂作品需要耗时三年,比如瑞典“瓦萨号”瓶中船,除船体外,还有64门微雕加农大炮、100多座微雕像、200根绳索、300多个三眼滑车、小如蚂蚁的图腾、直径小于0.3毫米的滑车钻眼。 此次展览也是各种船只的集中展示——福船、沙船、广船、鸟船四大古船以瓶中船形式集体亮相。福船是古代福建、浙江沿海尖底海船的统称。郑和七下西洋船队中使用的船只大多为福船。沙船因其船底无龙骨呈平状,适于在水浅沙滩多的苏浙一带、长江口北部海域而得名。广船是古代广东、海南沿海使用的尖首尖底船型。鸟船是古代浙江沿海使用的尖底快速船型,因船首形似鸟嘴,古代越国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的种子,才造就了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展览还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行驶于汴河中的客船、古埃及帆船风帆战舰、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海军第一艘风帆战舰“普瑞斯蒂娜卡娅”号、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的风帆战列“拿破仑”号等。林子良表示,为完美复制这些名船,他特地找来实体船舶制作图纸做参考。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