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2014年上半年宝山区市场分析

更新时间:2014-8-11     来源: 宝山区统计局

  全区共有交易市场121家,其中综合市场59家,专业市场62家。2014年1—6月,宝山区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50.2亿元,在满足消费需求、方便居民生活、活跃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对全区120家交易市场进行如下分析(钢材在统计意义上属于完全的生产资料,所以本文所运用数据均已扣除钢材市场):

  一、摊位出租率占9成,成交额的增长平稳

  全区120家市场共有摊位数19515个,实际使用摊位数18999个,摊位出租率达97.4%;1—6月份累计实现成交额145.3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集贸市场65家,拥有摊位9146个,实际使用摊位8312个,摊位出租率为91.5%;累计实现成交额87.3亿元,占全部市场成交额的58.1%,同比增长7.2%。

  二、市场繁荣,商品集散功能逐步增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些辐射能力强、功能服务全、声誉好的大型专业市场的出现使得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提升,秩序进一步规范、环境明显改善、人气日趋兴旺,商品集散功能增强。据2013年报资料显示,宝山区成交额为亿元以上专业市场20家,其中16家实现成交额16.8亿,摊位出租率达到了100%。如果以摊位出租率超过90%为繁荣、50%--90%为一般、50%以下为萧条来划分。全区120家市场中,摊位出租率90%--100%的有92家,其中出租率达100%的有84家,占总数的70%;摊位出租率50%--90%的有22个,占18.3%。我区居民消费购买力的不断提升使得市场不断繁荣,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三、批发、零售相辅相成,批发市场仍是主力

  从不同经营模式来看, 1—6月份全区以零售为主的市场共有110个,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0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90.4亿元,摊位数为3803个,平均每个摊位成交额为238万元;零售市场成交额为59.7亿元,摊位数为15196个,平均每个摊位成交额为39.3万元。虽然零售市场数量占优,但从单位摊点实现成交额来看,批发市场仍是主力,占总成交额62.2%。

  如下图:市场摊位及成交额分布

  单位:个、亿元、%

分类 市场数 摊位数 成交额 占比
批发 10 3803 90.4 62.2
零售 110 15196 59.7 41.1

  四、市场经营种类多样化,生活必需品仍是主导

  我区1—6月份市场经营的商品种类涵盖了13个大类(金属材料市场除外),其中数量较大的有:集贸类65家市场,实现成交额87.3 亿元;机动车类4家,实现12.9亿元;纺织品类8家,实现10.9亿元;家具类6家,实现9.8亿元;建材装饰材料类11家,实现4.4亿元。从成交额增幅来看,机动车类的最快,为30.3%;集贸类成交额增长为7.2%,与CPI指数密切相关。分布如下:

   

  全区120家市场中用于经营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出租摊位数占据了全区市场总摊位数的68.4%,其中集贸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成交额占全区市场成交额的65.4%,是全区市场的主流,反映出目前市场的需求取向仍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五、区域特色明显,市场分布结构合理

  除集贸市场外全区120家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色。建材类和家具类市场主要分布于大场、杨行、顾村、高境、庙行和淞南这六个近几年房产项目开发良好、又比较靠近居民聚集区;机动车市场则位于庙行、大场这两个交通便捷、靠近上海中心城区的区域;而计算机和花卉类市场,则位于友谊和吴淞这两个发展比较完善、居民设施比较成熟的区域。综上所述,宝山区已基本形成了以钢材、汽车、轻纺、建材、木材为主要交易产品门类的专业市场和集贸综合市场。部分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所属行业中位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专业市场在分布上也相对集中,有一定的地理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宝山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也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娌℃湁浠讳綍鍥剧墖鏂囩珷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