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十三五”末过半竞争类企业整体上市

更新时间:2016-8-15 9:57:12     来源: 新闻晨报

  上周五,停牌近5个月的上海物贸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一个股票群里的投资者却处惊不乱。“可能是大股东想卖个更高的价。”、“也许有新的重组计划,上海国资改革的ETF 平台令人瞩目……”大家七嘴八舌,一个上海国企改革的“死忠粉”再次重申:下半年股市一大看点是国企改革,上海、广东、山东三地样本最值得关注。

  的确,目前上海全力推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悉,上海竞争类企业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的企业分别达到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1/3,到“十三五”末,整体上市企业将占竞争类企业总量50%以上; 以国际集团、国盛集团两家平台公司累计持有股权涉及资产总额约500亿元;上港集团、上汽集团、上海建工等先后实施各类股权激励43例。随着国资改革进程的推进,上海地区国企改革的进度有望领跑全国。

  以创新资本运作为突破

  股民对上海物贸股价有信心,缘于上周五盘面上,国企改革概念股风头正劲,上海国资改革板块中上实发展、嘉宝集团、华鑫股份、新世界、浦东金桥、光明地产等涨幅4%以上,强生控股、上汽集团、外高桥、上海临港、上海梅林、陆家嘴、上海建工等多数个股上涨。上海本地股涨势不断,让投资者对有重组预期的上海物贸充满了期望,哪怕半年内公司不会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自股票停牌以来,该公司已经出售有色金属分公司资产、负债等,只待新资产注入。

  自7月27日A股市场大跌以来,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逆势上涨,成为最耀眼的“明星”。统计显示,7月以来上海国企指数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上汽集团、上海临港等个股涨幅超过20%。

  在三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强调,三季度各项工作要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为目标,以国资布局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创新资本运作为突破,以管好资本服务企业为核心,全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努力掀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新高潮。因此,本地股好戏不断。

  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了上海国企的活力。今年上半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19.52亿元、利润总额1490.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383.87亿元、上缴税金943.03亿元,增幅均超过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能够取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俗成绩,与上海近年来不断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密不可分——2013年12月17日,上海率先发布首个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共20条,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也成为本轮国企改革中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

  竞争类企业整体上市提速

  作为全国“国有资产重镇”,在历次国企改革中,上海都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

  在此轮上海国企改革中,“分类施策”成为关键词。根据改革方案,上海国企分为竞争类企业、功能类企业、公共服务类企业三大类型。其中,竞争类企业是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主体,企业户数占72%、资产总额占89%、从业人员占86%、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均达到96%。此类企业在改革中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目前,上海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华谊集团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已占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2/3;并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

  8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以发展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优化完善国资流动平台运营机制,加快股权运作,做好增量、盘活存量,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

  由此,资本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动作频频。当前ST中企、城投控股、三爱富、华建集团等国企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停牌。

  上海国企ETF引关注

  2015年年初,上海成立上海国盛与上海国际两家国有资产流动平台,随后上海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陆续无偿划转上海国盛和上海国际,并逐渐形成了以国盛集团为产业型企业流动平台,国际集团以金融类企业为主、产业型企业为辅的定位格局。

  本月初,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中证上海国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下称“上海国企ETF”)结束募集,高达152亿元的募集规模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公开信息,上海城投和久事集团已分别将其所持有的上港集团和交运股份的部分股份换购上海国企ETF份额。

  以国资流动平台拉开整合序幕,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证券化进程,在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加速之时,上海国资紧贴市场、率先尝试,通过全新模式激发国企更大活力。

  “以国际集团、国盛集团为主搭建国资流动平台,成为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资运营的执行主体、部分一般性竞争领域国资退出的主要通道。”上海市国资委方面表示,目前两家平台公司累计持有股权涉及资产总额约500亿元,通过纵向整合与横向联动,引入市值管理、“ETF”等新型金融工具,盘活资本近400亿元。其中,以上海建工为标的发行的可交换公司债创造了国内证券市场可交换公司债最大规模。

  在打造了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后,上海国企ETF有望成为上海国资流动平台的一种新形式。今后或将有更多的国企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股份换购ETF 份额”,上海国企改革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据悉,今后上海将跟踪“上海国企指数”、“上海国企 ETF 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国企整体形象,提高国资整体收益。

  [业内分析]

  “大上海主题”投资机会被看好

  长城证券指出,随着国资改革进程的推进,上海国企改革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下半年将进入收获期。上海目前国资系统市管企业中国企47家,其中竞争类为33家、功能类11家、公共服务类3家。竞争类企业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大跨步推进改革及资本运作。上海国企改革重要的看点是资产重组,整体上市、员工持股、治理机制完善,以及混改等领域。建议关注具备壳资源价值的公司、集团或核心资产整体上市预期的公司、市场竞争类公司中的治理机制理顺的公司以及能够提升企业效率、有员工持股预期的公司。

  东方证券认为,作为国企改革地方排头兵,上海国企改革主题的市场关注度在持续提升。预计下半年上海国资系统中归属竞争类的企业集团以及部分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是改革关注的重点。供给侧改革与新兴战略产业布局、科创中心建设等结合,将催生“大上海主题”的投资机会。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