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比GDP首破七成

更新时间:2016-8-16 9:56:05     来源: 新闻晨报

不久前结束的ChinaJoy上,一家名为HYPEREAL的VR公司展台前,体验者的热情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同来参展的索尼等VR巨头。作为一家上海的VR初创企业,HYPEREAL仅用几个月时间,就研发出一套媲美知名VR厂商HTC Vive的头显设备HY-PEREAL Pano,被国内各大媒体誉为“中国VR界的黑马”。

这只是上海经济持续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上半年,上海GDP实现了与全国一致的6.7%的增长,但其中内涵却不尽相同——上半年,上海以流通和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首度突破七成达到70.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上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迈入了新的阶段。

上海市统计局7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956.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7%,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5亿元,下降15.3%;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3743.94亿元,下降3.3%;第三产业增加值9175.70亿元,增长11.6%。

在世博会之后,随着大规模建设退潮,上海的经济增速曾一度慢于全国。而从2015年开始,上海经济增速重新赶上了全国速度,这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率先调整,而第三产业更成为上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火车头。

在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就已经接近70%。如此高基数下,2016年上半年上海的第三产业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快速增长,而且增加值占比首度突破七成,达到70.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同期的全国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速为7.5%,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则为54.1%,这也显示出上海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金融业 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依然在上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去年同期的中国股市大跌,不仅形成了高基数,也造成了上海金融市场成交额的大幅下降。不过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的增加值依然达到2402.22亿元,增长17.1%。跟据各省份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这一增速位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位。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金融业一直为各地方政府所重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成为衡量地区金融中心的重要指标。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曾表示,从国际经验看,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同时,金融业有集聚效应,其占GDP的比重是一个反映经济体金融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也在不断吸引国际级功能性金融机构以及重量级企业落户上海。去年以来,已有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在内的近50家功能性金融机构在上海落户。今年6月,重量级国际金融组织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法人实体也正式在上海落户。此外,继蚂蚁金服之后,万达和苏宁都确定将在上海建立总部,拓展金融、投资等业务。

信息技术服务业 大有异军突起之势

相较于金融业的传统优势,并非上海强项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速也大有异军突起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增加值为772.82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仅次于金融业,体量上已和房地产业非常接近。

与北京、深圳相比,上海一直被诟病没有互联网基因。近几年来,上海的软件信息服务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也涌现出了饿了么、喜马拉雅FM、WiFi万能钥匙等广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创新企业,拉动上海软件信息服务业产值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与“新硬件革命”紧密相关的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上海软件信息服务业中增长的领头羊。HYPEREAL这样的创新公司,成立不久便拿到千万美金的A轮SIG美元基金投资。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上半年便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专利数量和质量继续稳步提升,专利申请量达到53042件,同比增长25.1%;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46:43: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4244件,同比增长23.2%。截至6月底,本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8286件,同比增长25.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2.4件。

专家:服务业也要转型升级

“从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来看,上海能够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变局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从总体上来看是非常不容易的。”前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表示,从上海目前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可以看到,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到了服务经济为主,这与上海城市的特色和要求是一致的。“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了七成,未来的目标是75%-80%,与香港一样。”

杨建文指出,从过去几年来看,上海的服务型经济主要是生产型服务业,即为制造业和生产服务而服务,这与前几年的经济环境是吻合的。而目前,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服务业也需要有战略性调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要从原先的重生产型服务业,向生产型服务业与消费型服务业并重的结构发展。”杨建文说。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婵炲备鍓濆﹢浣圭鐠佸磭绉块柛銉ュ⒔婢ф牠寮崶鈺冨娇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