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用十年培养千名“上海工匠”

更新时间:2017-10-16 9:54:00     来源: 新民晚报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周恩杰,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总装班组组长。经他总装完成的十多颗国家重要卫星型号均发射成功,在轨运行质量可靠;朱东鹰,上海铁路局上海电务段虹桥高铁信号车间技术管理。他创建“朱氏道岔调整法”有效消除多年内影响铁路道岔缺口的顽疾;罗开峰,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核岛主系统安装分公司三门主系统队焊工班长。他不仅将所焊接的主管道焊口焊接变形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且所有焊缝检测一次性100%合格……术到极致,几近于道。第二批“上海工匠”名单近日公布,94位工匠都是绝活在身的大师。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当年10月,首批88名“上海工匠”诞生。今年,第二批94位“上海工匠”诞生。符合条件的“上海工匠”将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今年的“上海工匠”群体有这些特点——

候选人涉及产业、行业覆盖面广。94位候选人来自58家区局(产业)工会和3个协会推荐,其中3人为个人自荐,行业涵盖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线职工占比高。一线职工69人,占73.5%;专业技术人员25人,占26.5%。

技能水平高。94位候选人中高级技师50人,技师8人,高级工及以下11人。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8人。

岗位创新能力强。50名候选人有各项专利783项,人均16项专利。

候选人学历高。本科及以上候选人共49名,占52%。

收入待遇普遍高于同行。2016年,全市月人均可支配收入4525元,一线技能人才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028元,“上海工匠”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7元。

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上海工匠”命名暨“创新创业零距离”工匠论坛上,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表示,我们选树上海工匠,目的是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精神,打造一支与上海城市创新发展和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本报记者 鲁哲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炲备鍓濆﹢浣圭鐠佸磭绉块柛銉ュ⒔婢ф牠寮崶鈺冨娇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