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社会凝聚力:国际视野与本土探索》在沪出版

更新时间:2018-9-21 10:47:44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曹玲娟)《社会凝聚力:国际视野与本土探索》一书目前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据悉,该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凝聚力课题组”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本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标国际研究框架,对社会凝聚力进行系统全面实证研究的专著。 

书中指出,上海社会凝聚力的优势是政治社会认同。在上海社会凝聚力的三个侧面中,政治社会认同最高,其次是社会关系联结,而公共利益的关注是短板。九个维度的得分排名依次是:社会认同、制度信任、社会接纳、公平感知、社会网络、尊重规则、公民参与、社会信任、团结互助。

上海社会凝聚力总体水平与英法等社会相近。根据贝塔斯曼的社会凝聚力指标框架,34个西方国家(社会)的凝聚力水平分可被为最高、中高、中等、中低、最低五个梯队。凝聚力水平最高的是北欧地区,其次是大洋洲和北美地区,以及西欧一些富裕的小国。与之相对照,上海的社会凝聚力与第三梯队(中等)水平相当,处于该梯队的欧盟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马耳他、爱沙尼亚。

对上海60个基层社区的凝聚力研究发现,上海社区凝聚力具有整体不高、差异较大的特点,但也呈现一定的由内环向外环逐渐增强的规律。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民不仅没有损害社区凝聚力,甚至具有相反效应;社区和社会凝聚力对非户籍居民的精神健康促进作用大于户籍居民。

从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家庭在社会变动过程中依然保持牢固的凝聚力。家庭主义规范仍然被广泛接受,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和关系满意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家庭成员联系紧密、互动频繁,虽然流动拉大了父母与子女的居住距离,降低了代际间的家务支持水平,但经济互助并未受影响。

“上海社会凝聚力调查”于2016年开展,采用三阶段概率抽样,调查范围覆盖上海市城区10个行政区、43个街道/镇、64个居委会,共获得有效样本1925人(20-65岁的常住人口,全日制学生除外)。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濠电偛澶囬崜婵嗭耿娴e湱顩烽悹浣哥-缁夊潡鏌涢妷銉モ挃濠⒀勭墵瀵剟宕堕埡鍐ㄥ▏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