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9月份CPI上涨1.6%

更新时间:2014-10-16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为今年最低,同时成为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涨幅。从各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看,9月份物价总体平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

  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8个百分点。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下降,对食品价格整体涨幅产生影响,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9.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从环比变动情况看,9月份鲜菜价格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肉禽和蛋价涨幅回落;鲜果价格由降转升,中秋、国庆假期因素使得部分食品价格上涨,但在公务宴请、公款消费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节日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

  非食品价格下降,特别是交通和通讯价格走弱,是9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的重要因素。9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为近4年新低,其中交通和通讯价格同比和环比均为-0.3%,受汽车反垄断调查及零配件行业整顿影响,车用燃料及配件同比降幅达到4%,环比降幅为2.5%。环比中,受开学季影响,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和教材价格分别上涨3.7%、3.6%和1.0%,合计影响CPI上涨0.10个百分点;服装换季,衣着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从同比数据看,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月环比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的对比基数,致使今年9月的翘尾因素比上月减少了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9月新涨价因素虽有所增加,但仅为1.3个百分点,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在经济增速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四季度CPI同比新涨价因素不会出现明显上升,考虑到后3个月翘尾因素都在低位,预计接下来CPI同比增速将持续低位徘徊。包括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中国银行等市场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全年CPI同比涨幅或不会超过3%,并有可能低于2013年同比涨幅。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