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奉贤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消费量情况简析

更新时间:2014-1-27     来源: 奉贤区统计局

  在国内外市场复苏迟缓的大背景下,去年下半年以来奉贤区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价产值降幅不断探底,而对应的能源消费量受高温极端气候、化工行业刚性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随着产值下滑而大幅下降。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情况与特点

  1-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8.4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3.06%;对应现价产值同比下降4.83%;产值降幅超过能耗降幅1.77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比上年同期上升1.86%,见图1。

  图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增速、产值增速

   

  (一)能源品种消费量变化的特点

  1、气候变化对燃气消费量的影响

  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燃气用量同比增长29.13%。受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6至9月全市用电量骤增,奉贤燃机发电有限公司按照市调命令,迎峰度夏保电,发电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8.75%,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55.68%,该企业燃气用量成为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上升的主要因素。撇除奉贤燃机公司的影响,燃气用量同比仅增长6.49%,见表1。

  表1:

   

  2、热力用户生产活动与供应量具有正相关性

  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热力消费量同比增长1.41%。主要热力权重企业的热力消费量同比一升一降:蓝星聚甲醛有限公司于1-4月停产,5月复产后,11月已超过上年全年的热力消费量,截止年底,热力消费量同比上升14.89%;申光食用化学品因减产,热力消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4.44%。(详见表2),分别对应的热力供应企业也是一升一降。结合1-9月数据来看,热力供应量与消费量变化趋势一致。

  表2:

  热力供应与消费简表

   

  3、第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加快

  受2012年下半年经济形势下滑影响,2012年第四季度电力消费量基数较低,2013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电力消费量均有所下降,直至第四季度,电力累计消费同比增长4.72%。其中,三一重机、金奉源、海螺等高耗能企业,12月当月电力消费均高于上年同期电力消费量。

  4、非清洁能源消费量同比下滑

  去年煤炭、油品两大非清洁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均比上年同期下滑,依次为-13.08%,-2.49%。

  煤炭消费量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其一:由于热力供给下滑,加工转换企业(楚华)用于供热的一般烟煤用量同比下滑44.8%,比上年净减1.28万吨(折合0.91万吨标准煤);其二,权重消费大户:柘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受产量下滑影响,其他洗煤消费量同比下降近六成,净减0.61万吨(折合0.28万吨标准煤);此外,纺织企业(扬帆、凯托纺织)的停产、关闭,净减一般烟煤0.55万吨(折合0.39万吨标准煤)。

  油品消费量主要是受亚东石化生产刚需的影响,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对二甲苯的用量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近四成,对我区能耗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撇除亚东石化的其他石油制品部分,油品消费量同比下降5.23%。其中,三一重机的润滑油消费量下降88.79%;联吉合纤使用煤制品替换燃料油,燃料油净减0.77万吨。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品种情况

   

  注:以上涉及能源品种的数据口径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市属企业。另外,消费量也包括加工转换企业的能源投入量。其他涉及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数据口径为去除市属企业的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且扣除能源加工转化因素。

  (二)重点行业的分母降幅超分子降幅,推升万元产值能耗同比

  1、自2012年下半年起,我区5家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企业均暴露出不同程度的经营的困境。与周边区县以及省市对照,情况也基本相同。去年,我区光伏行业产值同比下降50.5%;对应的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1.2%,产值降幅比能耗降幅高出9.3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18.9%,比三季度扩大3.8个百分点。

  2、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代表先锋高科技和先锋电子科技,现价产值同比下降32.4%,主要受上年泰国水灾订单转移至国内的影响,产值较上年同期基数下降较大,而对应能源消费量同比不降反升2.4%。这两家企业主要消耗电力:一块是生产用,另一块是维持制造和仓储的过程中,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受去年夏季高温影响,温控方面的电力消耗比上年高。综合产值与能耗两方面,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51.5%。

  (三)产值下滑对各镇(开发区)万元产值能耗同比指标影响较大

  1、南桥镇是各镇中受产值下滑影响最大的镇。因超日公司产值下滑的影响,现价产值同比下降30.81%,对应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0.28%,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29.68%,详见表4。

  表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区域能源消费量情况

   

  2、开发区中,产值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化工区(-12.9%),近六成企业产值同比下滑,对应能耗也有所下降,故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仅下降0.4%;工业综合开发区的产值虽然同比略微增长(0.2%),但是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却不降反升(5.6%),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5.4%;星火开发区主要归因我区耗能排名第一的亚东石化,量增价跌的情况下,能耗降幅(-2.2%)低于产值降幅(-6.8%),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4.9%。加之蓝星聚甲醛公司的低产出,高消耗,都推升了星火万元产值能耗同比指标(0.5%);临港开发区受重大装备的龙头企业--三一重机、三一精机以及徐工工程机械的产值下滑的影响较大,另外,去年新增企业(天合石油工程)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速较快,因此,临港产值同比下滑3.3%,对应能耗同比上升3.1%,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6.8%。

  (四)能源消耗集聚化工行业,全区能耗易受化工大户影响

  我区年耗能超过5000吨标准煤的企业共32家,综合能源消费量共计121.47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8%,而对应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仅22%。32家高耗能企业中,4家企业是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32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6%,撇除亚东石化所消耗的其他石油制品的影响,占比(18%)仍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化工大户确实对全区能耗影响很大,见下表5、表6。

  表5:

  按能源消费量等级划分企业的能耗比重

   

  表6:

  32家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的能耗状况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节能降耗工作实现从外部推动到政策引导的转变

  自“十一五”以来,我区的节能降耗工作主要由政府从外部推动,关停转了部分“三高一低”劣势产业企业,为节能降耗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调整结构的不断深入,淘汰落后企业所带来的节能效应逐步减弱,要实现节能降耗的可持续性,只有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因此,提高企业节能意识,挖掘企业节能内生动力,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节能才是持续可发展的。

  1、搭建节能改造交流平台,充分挖掘企业节能的内生动力

  调研中发现:上海美标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效显著。企业从节能市场引入技改人员,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节能方案。一方面削减能源消费,缩小分子;另一方面提高产品合格率,做大分母。其技术创新“发酵”出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高耗能企业做节能项目越是收益丰厚。相关职能单位可以进行案例推广宣传,提高企业节能意识,用经济利益吸引企业来释放企业节能的内生需求。另一方面,相关职能单位可以搭建节能改造交流平台,让有需求的企业与节能公司对接,让市场化手段在企业节能减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旦企业从节能改造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该模式必然能具有可持续性和推广作用。

  2、建立以企业为主、政策为辅的节能减耗的模式

  一旦像美标陶瓷有限公司这样的具有节能意识的高耗能企业越来越多,让企业成为节能工作的主力军,那么政府就可以从节能强势地位逐步退出,实现从外部推动到政策引导的转变。

  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帮助和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化节能机制,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加快节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并作为建立和完善节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建立起以企业为主、政策为辅的节能降耗的模式。

  (二)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长除了老企业的自然增长以外,新兴行业的增长带动作用巨大,然而,伴随新能源、重大装备等行业受大环境影响作用,我区还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研中发现,部分中小型企业虽然手中握有专利,订单量增,市场前景广阔,但受到融资难的影响,特别是近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企业财务成本不断攀升,生产遇到资金瓶颈,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创新型企业急需银行“输血”,也需要政策扶持。希望有关部门以及镇、开发区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甄别出优质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中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工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重大,一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二是有利于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创新和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将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区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和良好的商贸服务业基础,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和快速扩大的新城规模,又有大学城作为技术和人才依托,已基本具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附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能源消费量情况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剧粯绻涢幋鐐垫噧缂佸墎鍋ら弻娑㈠Ψ椤旂厧顫╃紓浣插亾闁割偆鍠撶弧鈧梻鍌氱墛缁嬫帡鏁嶉弮鍫熺厾闁哄娉曟禒銏ゆ婢舵劖鐓ユ繝闈涙閸f椽鎮归幇銊ュ⒉闁靛洤瀚伴崺锟犲礃閵娿儱绠i梻浣筋嚃閸犳盯锝炴径鎰闁告稒娼欐导鐘绘煏婢舵ê鐏g紒鈧繝鍕=闁稿本鐟чˇ锔姐亜閿旇鐏犲畝锝呮健閺佹捇鎮╅懠鑸垫啺婵犵數鍋為崹顖炲垂閻熺増鏆滈梻鍌欑窔濞佳囁囬銏犵?妞ゆ洍鍋撴鐐村姍瀹曟﹢鍩¢崘顏嗘闂備礁鍟块惃婵嬪磻閹剧粯鐓曢柡鍥ュ妼楠炴牠鏌嶅畡鎵劯闁诡喗顨呴埢鎾诲垂椤旂晫褰梻浣告啞閹搁箖宕版惔銊﹀仼闁绘垼妫勯柋鍥煛閸モ晛浠ч柛妯绘倐濮婃椽宕ㄦ繝鍌氼潎闂佸憡鏌ㄩ惌鍌炲春閵忋倖鏅搁柨鐕傛嫹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