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区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仍然较为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淘汰落后产能虽然略显成效但对总量来说杯水车薪;电力消费同比增长,出现微弱复苏迹象,但是否为正增长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五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同比下滑速度较快,但究其成因,是由于企业调整产能,减产后的结果。因此,产能过剩与缺乏经济新增长点仍将是长期困扰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希望通过进一步调整发展重点,由规模增长转移到调整结构配比和质量提升,或许可以进一步稳固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 一、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一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120家(市能源考核口径企业数),能源消费总量为24.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滑0.40%,对应现价产值增幅为2.2%,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31%,降幅较1-2月收窄4.85个百分点。 二、能源消费主要特点 1、淘汰落后产能初显成效:比去年同期净减3千多吨标煤,预计全年比去年净减1.7万吨标煤 去年年末,我区关停并转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对应的能源消费量比去年净减1436.05吨标准煤,预计全年净减5737.9吨标准煤;今年年头,共关闭2家耗能大户--万象木业(木材加工行业)、汇灵针织染整厂(纺织染整行业)。一季度,两家合计比去年净减1785.78吨标准煤,预计全年为我区节省近1.15万吨标准煤。 其中,万象木业不仅是青村镇的耗能大户,而且也是全区为数不多的耗能万吨户。其能耗占青村镇12.3%的比重,而产值仅占1.1%,属于典型高耗能、低产出企业。此次产业结构调整对青村镇影响较大,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9.0%,下降幅度全区居首,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6.6%,居各镇之首。 2、电力消费同比增长,出现微弱复苏迹象,正增长趋势有待观察 克强指数之一的工业用电量指标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联系。从2013年来看,除2月与12月增幅为正外,其余月份电力累计消费量均为负。今年以来,继去年年底电力消费同比增长4.7%后,1-2月电力消费量增幅下挫至3.3%,1-3月回升至4.3%,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这说明我区目前的经济出现微弱复苏迹象。见图一。 图1:
电力累计消费量及其增速 
3、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涨跌两极化,总体较为稳定 我区共涉及32个行业大类,其中我区五大高耗能行业,累计消费能源12.8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工业能耗总量的比重为52%,对应产值比重39%。其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3%,下滑速度远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下滑速度(-0.4%),见图二。 图2:
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与产值情况 
其一,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异军突起,增幅达7.2%。新能源企业对该行业影响较大,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主要受产品品种、设备待机时间、产品报废率等因素影响。 其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同比下滑9.9%。在市场需求萎缩,产品市场饱和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采取减产以调整产能减少损失,其中,恒逸影响最大,该公司能耗占该行业四成左右,仅一季度能耗同比下降率达19.6%。 表1:
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及产值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取得首季开门红,产值同比增速重回正值(1.2%),但是,我们要看到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0.34%,制造业生产仍相当疲软,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将持续,因此,产能过剩、缺乏经济新增长点仍将是长期困扰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促进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是一个中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待产能过剩不宜“简单粗暴”式取缔,而要从应对新一轮国际冲击和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的角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优化先进产能输出以及资源配置。 1、消除政府不当干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种种扭曲的体制土壤,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丰富退出渠道,避免部分产能化解或致“资金链断掉”、“银行贷款变坏账”,“政府财政投资化为乌有”等金融财政风险。 2、进一步研究淘汰落后产能的综合标准。探索综合考虑利用能耗、物耗、环境指标与设备工艺技术指标相结合的标准来界定落后产能,突破单一“规模”标准在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难以准确地区分先进和落后产能的局限。 3、掌握新型市场动向,鼓励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今后,产品的智能化是潮流所向,只有不断推动企业更新产品,突破同质化,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了需求,产能就不是问题。比如卫浴产品的智能化,一方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节能卫生,另一方面,企业打开市场,消化产能,一举两得。 注:按照市局考核口径,全文中“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增长”、“能耗净增量”口径为扣除亚东石化的其他石油制品部分;“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增长”口径为扣除亚东石化整个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