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
闵行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意愿强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
更新时间:2014-7-10 来源: 闵行区统计局 |
![]() |
闵行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意愿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为了解闵行区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和影响因素,探索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对策,研究推进农民市民化的相关路径和措施,近期,国家统计局闵行调查队开展了农村居民集中居住评价及需求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500名农村居民,其中,未集中居住居民300名,集中居住居民200名。调查结果显示,未集中居住的农村居民普遍希望政府能科学规划,使他们尽早实现集中居住的愿望;已经集中居住的居民表示,集中居住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一、未集中居住居民集中居住意愿强,集中居住政策满意度不高1、大部分未集中居住居民集中居住意愿强 大部分未实现集中居住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意愿非常强烈。当问及“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经济补偿,您是否愿意放弃宅基地到集中居住区居住”时,75.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仅有25%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受访者愿意实现集中居住的原因:一是农民自建房大多较为老旧,集中居住小区居住环境好(占55.0%),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二是支持政府工作(占32.7%),若政府规划得当,愿意配合政府实现集中居住;三是能得到不少补偿金(30.5%),从而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另外,不愿意集中居住的受访者的顾虑主要集中在:补偿金低于心理预期(82.5%)、生活习惯(78.3%)以及传统观念(风水等)(占58.2%)等方面。参加座谈会的部分村干部表示,在村委会会所举办红白喜事是农村居民的习俗,而撤村后,大部分动迁小区没有相关场地承办这些活动,让村民十分担忧。此外,基于农村习俗,在动迁房未交付以前,老年人存在租不到临时住所的问题,亦让部分老年人对于集中居住持保留态度。对于农村居民而言,集中居住不仅意味着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身份从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的过程。集中居住后,对于原先农村人的身份,42.8%的受访者希望有所转变,40.1%的受访者希望身份不变,仍是农村人,17.1%的受访者希望完全转变,成为城市人。50.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改变以往生活习惯去适应集中居住的生活方式。85.6%的受访者认为,集中居住后自己能够完全融入、基本融入或有所融入城里人的生活,仅1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太能融入或完全不能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其中,七成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未集中居住居民对集中居住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仍需提高 对于近两年镇级集中居住的建设规划政策,69.6%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仅30.4%的受访者通过村镇级工作人员讲解(63.0%)、报纸电视(38.0%)、基层广告栏(25.0%)等方式有所了解。当问及对现有集中居住的政策是否满意时,53.3%的受访者表示“一般”,23.9%的受访者表示“较满意”,15.2%的受访者表示“满意”,还有7.6%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就集中居住后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受访者希望政府在养老政策(86.6%)、医疗政策(62.2%)和就业政策(56.5%)等方面出台更好的保障措施。对于目前的养老保险政策,51.5%的受访者表示很有必要,为养老增添保障,但当问及对于养老保障各方面满意度的评价时,逾半数受访者对于保障水平(70.9%)、缴费比例(75.3%)、养老金发放金额(68.2%)、养老金发放时间(51.2%)、养老金发放方式(52.8%)的评价为“一般、不太满意或说不清”;在养老方式的选择方面,大部分受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41.8%)或传统家庭养老(40.5%),因此,在制定集中居住小区规划时,应进一步深入调研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并继续优化养老保障政策。在就业政策方面,受访者希望政府规划好产业布局,保障就业岗位(88.0%),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63.6%),加强和完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44.8%)。参加座谈会的部分村干部表示,农村居民普遍希望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的过程中能多了解被动迁居民的需求及建议,同时,应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二、集中居住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希望政府加强政策保障1、大部分集中居住居民生活质量改善 88.8%的受访者认为,集中居住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或明显改善;有4.1%的受访者认为生活质量与从前差不多,仅3.1%的受访者认为生活质量不如从前;另有4.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具体来看,在收入方面,集中居住后,62.4%的受访者通过房屋出租(39.1%)、提高社会保障(30.9%)、征地拆迁赔偿(30.1%)等方式,家庭收入较从前大幅增加或有所增加。在居住地的公共服务方面,分别有85.8%、92.4%和83.8%的受访者认为医疗设施及服务、交通设施及服务、教育设施及服务水平与原来相比大有改善或稍有改善。但部分受访者认为,集中居住地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部分动迁小区违章建筑多、群租难整治、房屋质量差,希望政府能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另外,分别有48.7%、48.2%和45.7%的受访者认为集中居住地比较缺乏文化娱乐场所、银行网点及大型超市,希望政府能加大招商力度,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环境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2、集中居住居民城市融入感较强,盼医疗保障水平提高 在搬入集中小区居住后,大部分受访者具有较强的城市融入感。其中,有77.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身份已从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有98.0%的受访者认为已经适应了集中居住后的生活,有95.4%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但是,参加座谈会的部分居委会干部表示,部分居民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例如,部分居民在遇到问题时,习惯回到原村委会反映,而不是找居委会帮忙协调;此外,部分居民长期拖欠物业管理费、不配合物业公司工作等问题较为常见,造成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困难、入不敷出。就集中居住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受访者最希望政府在医疗政策(77.2%)、养老政策(73.6%)等方面出台更好的保障措施。其中,就居民最为关心的医疗问题,受访者对于医保报销流程(46.2%)、 医生水平(47.7%)、医保报销比例(48.7%)、药品供应(49.2%)的满意度较低。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