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旅游交通 >> 正文 |
ARJ21航线运行首日,最大感受是“稳” |
更新时间:2016-6-29 8:09:00 来源: 来源:解放日报 |
![]() |
在成都双流机场停机坪上,空乘人员在ARJ21-700前合影。 新华社 发 “我一般坐国内航班,很少睡着,刚刚睡了一个好觉。”昨天下午,航班代号EU6680的ARJ21飞机飞在万米高空,舷窗外阳光明媚,有乘客一觉醒来,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ARJ21航线运行首日的乘客之一,记者有幸搭乘从上海虹桥返回成都双流的航班。13时26分起飞,16时16分抵达,不到3个小时的航程,1782公里,这趟旅程中,乘客们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稳。 所有流程和普通航班一致 ARJ21飞行,从立项到首航历经14年,有过无数次起降,但过去任何一次都和昨天的不一样。正式投入商业航线,意味着一切试验、模拟都已结束,这架飞机开始真正面对公众。最重要的是,它需要肩负起责任,确保安全上万无一失。 在去年的航线模拟运营期间,记者曾搭乘过一次ARJ21飞机,当时从南通机场飞往舟山机场,不需值机,走的是特殊通道,机上许多服务细节也没到位。而这次,搭乘ARJ21的所有流程,和普通航班完全一致。 目前,在上海搭乘成都航空ARJ21飞机的航班,需要前往虹桥机场的B3值机柜台。由于成都航空从成都飞往上海的航班原本只降浦东机场,为了ARJ21,本月刚刚新开从双流机场飞往虹桥机场的航线。因为只有一架飞机、旅客数量有限,因此开设了一个值机柜台,与东上航一同办理。 值机、安检、候机,在54号登机口,ARJ21的乘客们耐心等待,不少人已拿出手机,对着航班信息和登机牌拍照留念。 唯一的特殊,是昨天上海突降大雨后,虹桥机场不少航班出现延误,ARJ21则享受了小小的“特殊待遇”。13时26分,在空管、机场的全力保障下,ARJ21飞机平稳起飞,只比计划起飞时间晚了约15分钟。 飞行员:不难飞、上手快 飞机爬升,离开上海,直至进入万米以上的平飞层高空。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几乎没有任何颠簸感。 除了两名飞行员,飞机上还有成都航空公司副总经理、资深飞行员张放担任机长压阵。 “没有什么不一样,和过去没任何区别。”张放有超过20年的飞行经历,飞过31种飞机,还在适航取证阶段执飞了ARJ21许多个高风险科目。在这趟航班上,张放言谈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他看来,这架飞机虽是首航,但每一次安全的飞行其实都是一样的。 张放是ARJ21的老飞行员了,而成都航空其他执飞ARJ21的飞行员对这款飞机还充满着新鲜感。张放介绍,成都航空的飞行员在前期准备阶段,普遍用六个字形容对这款新飞机的感觉:“不难飞、上手快”。 机组人员介绍,ARJ21驾驶舱没有大型干线飞机那么宽敞,但先进的设备一应俱全,五块LCD显示屏代替传统仪表,更清晰地呈现必要的飞行信息。中国商飞相关负责人介绍,“驾驶舱简洁化”是近年来新型客机的设计趋势,用LCD显示、数字驾驶舱技术取代传统指针式仪表,能让飞行员更容易查看飞机信息,方便操控。 座椅比一般客机略宽一些 对普通乘客来说,一架飞机好坏,最直观的印象来自客舱的设施和布置。记者看到,首架正式运营的ARJ21飞机整体虽小,但却显得宽敞。 刚上飞机,打开行李架就能发现不一样。一般同类飞机,稍大的行李箱放置会比较困难,但ARJ21的行李架可以轻松放下一个标准拉杆行李箱,明显优于国外同类竞争机型。 坐到座位上,发现座椅比一般客机略宽一些,尤其是中间座位比过道和窗口的更宽,细节中体现人性化。客舱人员介绍,不止座椅宽敞,还有座椅之间的排距、过道等比一般支线飞机都宽,天花板也更高,乘客在“小飞机”中,却能感到身处宽敞、明亮的空间。 就在今年端午节,记者搭乘空客320执飞的航班从上海前往成都,两种机型比较,相差不多的飞行时间,ARJ21的舒适度确实更高一些,坐在宽敞的座位上,放下椅背,不自觉地就要打瞌睡了。15时刚过,航程近半,记者发现机舱内特别安静,几乎有一半乘客拉下遮光板,正在舒服地午睡。 第一架投入运营的ARJ21飞机也并非完美无缺。记者和不少乘客都发现,飞机尾部近卫生间处,能感受到比较明显的噪音。中国商飞方面负责人坦诚地介绍,这主要是由于ARJ21采用尾吊发动机的特殊设计,使发动机位置离后排较近,加上机上空调运转时的声音等多重因素,产生了一定噪音,但对飞机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影响。 “平飞一阵子后,觉得声音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刚开始,国产客机难免有一些瑕疵,我认为在安全的前提下这很正常,当然也希望飞机制造者能尽快改进完善细节。”机上的后排乘客表示,他希望ARJ21在航线上越飞越好,能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