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旅游交通 >> 正文 |
打通“梗阻路” 实现“区区通” |
更新时间:2016-12-7 11:03:11 来源: 解放日报 |
![]() |
沪星路,是一条连通闵行区与松江区的道路。可多年来,松江的居民要通过沪星路前往闵行,一到两区交界处,便“卡了壳”——沪星路下穿铁路的地道内,晴天湿、雨天涝、环境脏乱差、治安隐患重。最近,居民们欣喜地发现,多年的“断头路”通了!与此同时,疏影路、黎安路、鲁南路等多条多年“梗阻路”也悄然打通。 打通区与区之间的断头路、瓶颈路,一直是上海建设工程领域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普遍面临着协调难度大、动迁量大、工程投资大、工程实施难度大等问题。闵行区共有14条道路被列为“区区通”道路项目,涉及道路总里程约18公里,工程投资约23亿元,共需动迁居民385户、企事业单位93家。在全市50条区区通道路计划中,闵行区的建设任务最重。那么,多年难啃的“硬骨头”问题,如今为何得以推进? 闵行区将“区区通”工程的推进作为落实重大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要求全区相关单位和部门统一思想、跨前一步、主动对接,形成全区合力、确保任务的全面完成。区建交委(重大办)通过建立工程推进的例会制度等推进机制,找出每个项目的关键节点和瓶颈,全力协调、全程跟踪。对于急、难、重等问题,由区领导亲自协调指挥。同时,区政府在全区有限的财力中优先确保区区通项目的资金安排。 “区区通”工程加速了闵行区与浦东新区的对接。闵行区浦江镇是上海率先重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随着4公里长鲁南路的建设,浦江镇南部地区形成了一条连接浦星公路、三鲁公路、林海公路并对接浦东新区的重要通道,促进了浦江城镇化建设加速和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利用。雨、污水纳管和排放系统同步实施,也改善了该地区排水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现状。即将实施的浦江地区芦恒路、陈行路、江月路、闵瑞路等工程,将形成闵行与浦东的多通道道路对接。随着周边市属保障性安居工程浦东三林和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的开发建设,这些道路将作为外围配套市政设施,满足大居社区即将导入大量人口的交通需求。 拓宽和改造的穿越沪杭铁路下立交工程,则明显改善了松江区与闵行区西南部的交通连接。其中疏影路下立交的拓宽使得原来“机非混流、人车不分”的通行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黎安路下立交的拓宽彻底消除了原先机动车无法通行的道路梗阻现象。目前,疏影路、莘北路、莘松路及闵松路等共同分流着松江与闵行两区的交通压力,有效加强了松江与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年内,闵行区还将实施对顾戴路等道路的拓宽改建,使得莘松路一带有7条东西向道路,共同分担两区之间交通压力。记者 张奕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