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旅游交通 >> 正文 |
沪上开启多重预警系统掌握积水情况协助车辆安全涉水行驶 |
更新时间:2014-8-14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此时正值盛夏的三伏天,申城也进入到了每年的台风和主汛期,就在七月,气象局已发布了数次暴雨黄色预警。往年连日暴雨对在道路路面,尤其是下立交及地道中通行的车辆造成了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今年防汛、路政、公安等部门联合对容易积水的下立交进行了排摸,并设置了警示标志,而驾驶员行驶车辆在路遇积水时,也要学习如何应对,才能保障自身及车辆安全。 易积水区设立多重警示 上海民大赞一目了然 据悉,上海人行车行下立交总数达563座,而经排摸统计,目前易积水的下立交共有124座。这些下立交历史上积水深度曾超过25厘米,其中积水深度超过1米的共有45座。究其积水原因,主要是由于建设时设计标准过低、地区排水能力差或者周边排水管网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尚难以应对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而今年在这些因为积水而导致车辆淹水造成事故的地方,都设立多种多样的标志牌、警示线,方便驾驶员判断是否需要涉水通过。 近日,记者在大统路地道出入口处看到,在双向非机动车行道内划着两根颜色的警示线,黄色警示线前标注着“积水警示”,此处距地道最低点20厘米,当水面在黄线以下时,车辆应谨慎通行;红色警戒线标注着“积水禁行”,这里距离地道最低点25厘米,当水面达到红线,车辆禁止通行。 除这种警示系统外,记者还在莲花路立交桥看到,那里的下立交不仅在地面上划有黄红色的警戒线和水位线,还在进出口前都竖立了黄色醒目的“易积水路段”警示牌,并在立交桥口的沿桥体部分安装了LED显示屏,通过在下立交最低点安装了水位仪,可实时监测水位。据相关人员介绍,当下立交没有积水时,屏幕为绿色,显示“通行正常”;当下立交积水不足20厘米时,屏幕为黄色,显示“谨慎通行”;当下立交积水超过20厘米时,屏幕为红色,显示“禁止通行”。开车经过此处的胡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距离下立交入口处200米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了,有了这种预警设备,以后就不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冒险涉水通过了,免了到时进退两难的尴尬。 驾驶车辆遇积水道路 安全涉水需谨慎 在雨季及台风季节遇积水路段时,不恰当的操作不仅让车辆无法安全通过积水地段,还会造成严重的故障隐患,那如何才能涉水安全行车呢?本报在这里为广大驾驶整理了一些要点。 首先,在一些没具体警示标线或显示屏的道路上,应该减速或停车观察。只要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处,再涉水行驶就有一定的危险了,速度快会增加汽车的实际过水深度,导致雨水从底盘进入驾驶室内,水位较高时,更应尽量绕行,切勿强行通过。 其次,汽车在涉水时除了要保持较低的车速外,还要尽可能不停车、不换档,油门不回收,也不要加速。应该低挡中高油门匀速通过,一些驾驶员想快速通过积水路段,就加快车速,而溅起的水花对在你身边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是一种危险。 第三,如果车辆行驶途中熄火了,切不可立即启动,而应尽快采取措施把汽车拖到积水少的安全地点,或者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因为发动机进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此时如果强行启动发动机,很可能造成发动机曲轴、连杆都等重要部件变形,甚至折断部件,车辆受到极大损伤。 最后,汽车在通过大片积水区后,应该及时排除刹车片水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低速行驶同时踩油门并轻踩刹车,不会一脚两用的人可以多次踩刹车,反复几次才能完全排干掉其中水分,不然涉水后的车辆很容易失去制动,带来安全隐患。当然有需要的车主也可以前往汽车维修店进行一次专业的保养。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