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要闻 >> 正文 |
上海探索智慧化管理确保游泳场所安全开放 |
更新时间:2020-7-9 13:04:40 来源: 文汇报 |
![]() |
截至7月5日,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数量已达691家。因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今年游泳场所开放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对人均游泳面积和同一时段入场人数都制定了更严格的规定。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游泳场所人均游泳面积由原来的2.5平方米/人上升到5平方米/人。以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为例,为保障泳客体验感,游泳馆进行了功能性分布,分设年卡会员和散客两个服务台,更衣箱也分在不同楼层进行分流。室内游泳馆每场次人数限制500人,室外游泳池每场次人数限制250人。泳客可在出行前在东方体育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客流查询。 针对今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上海市体育局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主动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对接,打通了“泳客健康承诺卡”和“随申码”,整合为二码合一。在全市试行推广的82家游泳场所中,双系统均可实时监控相关游泳场所的人流等情况,体现了体育部门从“单打独斗”逐步向“一网统管”的智慧监管方向迈进。此外,市体育局正积极探索智慧体育信息化监管方式,鼓励多家体育科技企业研发针对疫情防控和二码合一的人脸识别入场信息系统、泳客安全预警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在源深体育馆、上海科技大学、宝山体育中心、桃浦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泳池试点启用。 为保障疫情期间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上海市体育局创新推出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考核的培训模式,对游泳场所的负责人、救生组长、水质管理员等3700多名岗位工作人员实施培训。在近日开展的游泳场所安全开放检查中,检查人员对各类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及救生员实际上岗、急救设施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下阶段,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提升联合执法效力,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策略,更加精细准确做好疫情防控和联合检查各项工作,保障市民游泳健身权益。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