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经济时评 >> 正文

企业出国门 人才要跟上(感言)

更新时间:2016-2-24 8:09: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丁 远

“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而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在于管理的成功,管理的成功,则需要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特别是推出“一带一路”建设后,“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样的变化非常了不起。过去,我们谈论跨国公司时,认为那都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事,而现在,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跨国经营,甚至跨国并购,“蛇吞象”的案例也不断涌现。国际化将是中国企业今后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当国际化趋势来临,提升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非常迫切。这些能力可能是我们过去不擅长的。比如,多文化管理能力。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企业大多是欧美跨国企业的学习者,基本是在本土单一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研究的大多是境外需求问题。而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不只是国外的消费者,而且是所收购的企业,是所在国甚至是全球的员工,面临的是多元文化的环境。要把企业管好,必须有多元文化的管理能力。

又比如,新商业环境中的管理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都有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过程,地缘政治千差万别,不同企业面临的难题各不相同,管理模式也各不相似,这些不同,足以让以往的经验用不上。

面对种种难题,解决路径在哪?可以借他人之力,比如第三方中介机构等。但是,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中国企业“走出去”,既要懂中国企业文化的管理者,还要懂地缘政治和当地企业文化的管理者,这样的人才不会现成地出现在企业中,需要用心培养。

培养的方式通常有“走出去、请进来”模式。“走出去”,需要将员工主动送出去到国外企业见习培养;“请进来”,是将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主动请到企业中实习工作,让国外人才了解中国企业,并择优录用。

简言之,中国企业国际化已上路,但准备还得更充分。“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个项目的成功,而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在于管理的成功,管理的成功,则需要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本报记者 谢卫群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4日 10 版)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