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为了0001号,动迁了20多户,值吗?

更新时间:2018-3-1 10:40:21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每到深秋,微风拂过,扇状银杏树叶一片片摇曳生姿,或诗意或浪漫,散落一地金黄,铺满大街小巷。仰头凝望,树干挺拔,树梢蜿蜒,纵横交错,满眼的美好和瓦蓝色的天空不期而遇。

上海“树王”

上海嘉定区安亭镇就有这么一株千年古树。它不仅是银杏树之王,更是上海古树界之尊。每年11月中到12月初是银杏树最美的时节,满目灿烂,不少市民游客应景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上海树王”风采。

古树是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是有生命力的文物。

动迁20余户农宅,辟建古银杏公园

上世纪50年代,在嘉定从江苏划归上海以前,银杏“树王”就是江苏省最老的两株古银杏树之一。作为一棵有1200余年历史的银杏树,树高25 米,胸围6.6米,冠径18米,被上海园林部门认定为“上海市古树名木0001号”。

1956年,23岁的蔡秋芝,刚从南京园林建筑专业毕业,就被分配到上海嘉定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说来也巧,从1968年“结识”这棵千年古树至今,已满满50年岁月。蔡秋芝也从一个青春焕发的小姑娘长成为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

 

为了保护好这株千年古树,2002年,嘉定区政府决定在此辟建古银杏公园,动迁了20余户农宅,让出7200平方米土地作为千年银杏园用地,使公园面积达30余亩。

古银杏公园,因古银杏树而建,也因古银杏树而闻名。园内植有多棵银杏树,相伴在“树王”身侧,也寓意着“多子多福”。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来,这座园林就像是一头狮王。”蔡秋芝形容,尤其是在春夏之际,树木繁茂,从嘉定方向宝安路就可以清晰看到狮头及狮身轮廓。

专人专业保护 百姓齐心协力

人有生老病死,千年古树也会遭遇病虫害,偶有腐烂枝等情况。养护队伍在日常巡查时,会及时研究,“对症下药”,确保古树恢复如初,重现勃勃生机。

蔡秋芝介绍,千年银杏树起先由嘉定区委共青团实施保护,而后实行村、乡、区三级保护,再后来由专人守护。保护措施也从最开始的水泥、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发展到更先进的建“棚”筑“网”的保护措施。现在,古树周围用20块白石板做了一个很大的矮围栏,圈住了古树。

 

天寒地冻时节,每天依然有游客络绎不绝探望年长的“尊者”,在千年古树下驻足,观望,合影留念。“这哪里仅仅是守树,这是守心。那么多人围着这棵树转,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守护千年古树50载,谈起往昔,蔡秋芝仍然十分动容。

城市建设为古树让步

改革开放后,上海对于古树名木保护越来越重视。1982年,当时的上海市园林管理局特别成立了古树名木调查组,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历时一年的普查,查找出百年以上古树1157株。1995年,上海市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批准成立了上海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办公室,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2012年,全市古树名木与古树后续资源专项规划启动。到了2014年4月,《上海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化试点》被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如今,上海共有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2672株,其中一级保护243株,二级保护1373株。

“人挪活,树挪死”,对于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树,更是经不起折腾,“移植几乎无法成活”。如执意移植,往往“驾鹤西去”。

而上海这样的一座大城市的建设,却愿意在一棵树面前选择让步。2010年,临近世博会结束时,轨交13号线发展有限公司向绿化市容部门申请迁走位于南京西路站主体范围内的一棵百年广玉兰。

这株编号为0756的古广玉兰树,树龄约100年,树高约15米,属于上海市二级保护古树。通过与地铁建设方召开协调会,绿化部门驳回该申请。为了不影响项目内的这棵古树,轨交13号线南京西路站站体整体向东“挪”了一小步。

 

百年广玉兰树

2009年,上海游泳世锦赛的赛场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在建造时,发现项目基地内有一棵160年的银杏古树。根据原先的工程规划,这棵百年古树需要移位。

当时的上海市领导专门作出指示,要求就方案布局、规划和道路作适当调整,以保证古树不受破坏。经专家多次论证,在动工前,上海果断作出了“工程让位古树”的决定,游泳馆整体向北迁移40米。

工程的迁移也许只有短短几十米,但对城市生态和文化保护而言却是一大步。

全方位保护古树 建立志愿者保护机制

有实验结果表明,一棵生长良好古树的综合生态效益,如吸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固氮增肥、保水保土、吸热降噪、减尘滞尘、杀菌减污等作用,如果折算成经济价值,高达十几万、数百万美元不等。

改革开放以后,古树保护的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上海绿化部门陆续引进了声纳探测仪、树木雷达等无损检测仪器,更科学地辅助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

绿化技师养护古树

2012年,充分考虑到古树名木是绿化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绿化市容等部门共同推动了上海市古树名木公益保险,全市所有古树名木拥有了总额近1.5亿元的“养老保险”。

在专业部门对古树日常巡查检查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建立古树保护志愿者机制。目前,已有包括崇明在内的市级志愿者25名,区级志愿者100名。

 

古树保护志愿者和一号古树合影

在很多人心里,斑驳的古树,饱经风吹雨打,在见证千年时光流逝的同时,其实也是留住了城市“乡愁”。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