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经济时评 >> 正文 |
“处长把关”暴露三重顽疾 |
更新时间:2015-4-17 14:52:33 来源: 现代金报 |
![]() |
“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让几个处长来把关 ,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严斥了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4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有道是,时间不等人,已经确定的政策,理当马上付诸执行,尽早、尽快释放应有的红利,可现实中往往还得等“有关部门”会签,导致迟迟难以“落地”。当下国家正在大刀阔斧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不遗余力提升行政效率,就是要破解困扰已久的积弊,谁想到“流程”漫游、“会签”卡壳的现象依旧存在,难怪总理很“生气”。 部长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相关政策,按说接下来就是传达下去执行的事儿,却还要过处长这一“关”,好比外贸“通关”之后货主、申报人提货,又被其他部门要求提交、审查相关申报手续一样,可见是多么匪夷所思、荒诞不经,此类部长“通关”反遇处长“把关”的怪象,越往基层或越常见,难免造成政令“肠梗阻”。 “处长把关”暴露三重顽疾。一是观念陈旧,不是与时俱进,按照简化流程、简政放权的要求办事,而是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层层审批;二是作风懒散,没有真正形成雷厉风行马上办的干事氛围;三是权力自私,还在打部门、个人的小九九,不想、不愿、不舍放权,既隐约显露出变相截留权力的动机,更不啻是个别地方“县官不如现管”基层权力生态的真实反映。 要破除“处长把关”怪象,确保简政自主权落到实处,中央政令畅通无阻,行政服务效能得到实质性提升,关键还是要推进依法治理和制度治理的办法,完善考核、监督、问责机制,用铁的手腕整治不作为以及乱设关卡、捂着权力不肯下放等“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现象,促进各级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能。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