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经济时评 >> 正文 |
控烟法规也需要长出“牙齿” |
更新时间:2015-6-1 10:15:2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 |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烟民3亿多人,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到136.6万。尽管“吸烟有害健康”人所共知,但由于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再加上一些畸形生活观念的误导,以至于老烟民难以戒除,新烟民又不断出现。实际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倡导控烟,不少地方还以立法形式出台控烟规定。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各地禁烟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北京新出台的控烟条例,甚至将“有屋顶的地方”都列入了禁烟范围,相应的处罚标准也大幅提升。 按说,烟草危害人所共知,又有国家和地方严厉的控烟规定,烟民应该大幅减少,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控烟的规定虽严,但在具体落实上却极少动真格,很多地方的控烟规定自出台后,尚未开出一张罚单。不难想象,在没有“牙齿”的控烟规定面前,经营场所出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即便看到顾客抽烟,也未必会主动劝阻。 说到底,控烟实际上就是法规与烟草依赖的一场博弈,烟民可以忽视自身和他人健康违规吸烟,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如果不借助“长牙”的制度规定加以约束处罚,很难让吸烟者控制住自己的“嗜好”。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文字上的“最严控烟规定”,更需要这些规定长出锋利的“牙齿”,不仅要“突击整治”,更需要常态执法。 说到底,再严厉的控烟规定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公共场所环境清新和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让控烟规定长出“牙齿”,更是为了让某些烟民和经营者在感受“疼痛”中警醒,为了社会的文明和公共健康,远离烟草拒绝烟草,让每一个人都不再受到烟草危害。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