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财经新闻 >> 正文

自贸区扩围后首批监管改革出台 10措施助力金桥先进制造业

更新时间:2015-5-1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被纳入扩围后上海自贸区的金桥开发区5月12日双喜临门。记者从上海国检局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金桥先进制造业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以“先进制造业”命名的示范区,也是上海地区首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上海国检局为金桥“量体裁衣”推出10项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这是上海自贸区扩围后监管部门出台的首批监管改革举措。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透露,目前已有5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金桥投资建设了101个项目,拥有亿元以上产值企业122家,12家已建立总部或功能中心。同时,作为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金桥外向型经济发达、出口规模显著,目前区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出口率近20%,有90家企业出口货值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42家在亿元以上。

  金桥先进制造业质量安全示范区获批后,区内的海立集团等33家以从事电子、电器等业务为主的企业率先尝到甜头,将享受出口商品免验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便利,预计相关项目涉及金额50亿美元,进出口检验检疫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开发区其他企业也将从贸易便利化、打造先进制造和助推区域发展等三方面享受到相关便利。

  “这次的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核心是诚信。”上海国检局副局长董超表示,新措施最大的受益者,是生产的产品风险低而诚信度高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监管部门给予充分信任,如在进口机床、医疗器械等商品上,监管部门可以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而不直接对企业实施查验,让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对于区内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监管部门将跨前一步,按照企业需求,点对点提供便利化措施的“菜单”,让不熟悉政策环境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优惠。

  便利企业的同时,更多监管举措被移到了事后。对通过资质评估的再利用企业,其用于入境维修或再制造的机电产品,可简易登记程序并免于海外装运前检验,这将使再利用企业境外的机电产品快速入境,进而加速订单交付速度,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娌℃湁浠讳綍鍥剧墖鏂囩珷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