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社会新闻 >> 正文

首只“沪生”大熊猫宝宝满月 昨起不定时展览

更新时间:2016-8-10 9:43:18     来源: 解放日报

一个月长了10倍,熊猫宝宝穿上了“黑白装”。黄全 摄

上海野生动物园降生的大熊猫女宝宝昨天满月啦!园方首次向公众展示饲养员对熊猫宝宝进行“满月体检”的全过程。首只在上海本土诞生的熊猫宝宝目前健康情况良好,体重1497克,体长也长到了38厘米,大概再过七天就会睁开眼睛。

这只熊猫宝宝不仅是上海本土出生的第一胎,也是华东地区新世纪以来的头一胎熊猫宝宝,对未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的大熊猫繁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园方表示,从昨天开始,熊猫宝宝不定时地对游客开放展览,幸运的游客能目睹饲养员给熊猫宝宝做日常体检的情景。而在熊猫宝宝双满月的时候,大熊猫母女有望将正式与市民游客见面。

各项身体指标正常

位于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馆的“月子中心”内,大熊猫帼帼与宝宝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趁着帼帼吃早饭的间隙,饲养员小心翼翼地把熊猫宝宝抱出来,放到保温箱里进行体检。小宝宝非常温顺,偶尔会把小脑袋扬起来,伸个懒腰,然后又乖乖地趴下,让饲养员叔叔给她测量体长。

体检完毕,据饲养员介绍,目前熊猫宝宝的各项身体指标都非常健康,体重从出生时的151克,成长到现在1497克,体长也从14.3厘米长到了38厘米。“熊猫宝宝正处在快速成长期,一个月长了10倍。”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保育员闵迎国说,“不管从体格、发育情况,还是体重、体长等生长数据来看,宝宝都比正常熊猫的平均生长发育指标要好一点。”

自出生以来,熊猫宝宝一直是大熊猫妈妈自己带。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帼帼都寸步不离地把宝宝抱在怀里。就算是在吃最爱的竹笋,帼帼也会腾出一只手来抱着宝宝,不时用胖乎乎的脑袋拱一拱她的小脑瓜,把周围的工作人员都“萌翻了”。

“奶爸团”24小时照料

大熊猫母女目前由一个5名饲养员组成的“奶爸团”照料,这支团队由4名熊猫馆的工作人员和1名来自四川大熊猫繁育基地的专家组成。

大熊猫在带幼崽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敏感,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人和动物接近它的小宝贝。

一方面要避免熊猫宝宝遭到感染,一方面不能让小家伙沾染上其他气味,饲养员每次进入笼舍前都要穿上无菌的隔离服、鞋子、防护服、帽子,用酒精消毒双手并等酒精气味散发后才进入操作。

帼帼房间外,监控录像24小时实时监测着熊猫母女的动态。一本厚厚的记录本上,帼帼和宝宝每小时仰卧、侧卧、舔幼儿、叫唤等不同的行为状态都记录在内。

“如果宝宝的叫声频率高且经常不安地爬动,说明她的吃奶量不够。”闵迎国介绍,熊猫宝宝现在一天能吃五六次奶,比较正常。“偶尔找不到奶头或者母猫帮助她排泄的时候会叫几声,其余时间基本在睡觉。”

近日上海天气还是蛮热,但这只夏天出生的巨蟹座宝宝在24℃到25℃恒温的房间里丝毫不会觉得热。细心的饲养员只要发现帼帼把幼崽抱得紧,就把温度适当调高一点,看到宝宝的手脚在妈妈怀里松出来了,就又把温度调低一点。(记者 黄尖尖)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