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社会新闻 >> 正文 |
上海女子戒毒所:“毒玫瑰”也能向往春天 |
更新时间:2017-6-26 9:54:20 来源: 东方网 |
![]() |
原标题:上海女子戒毒所:“毒玫瑰”也能向往春天
上海青浦,佘山脚下,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这里收治了1000多名女性吸毒人员,对于外界来说,这里充满了神秘感,甚至连一号门接待室的玻璃都是镀膜单反玻璃——只能从里面看到外面。进入戒毒所要通过重重的门禁,厚重的铁门关着的,是“毒玫瑰”两年的自由。 每一个刚被收进戒毒所的吸毒人员,都会在诊断评估中心接受最初的“体检”。“两年内,每个戒毒人员按不同阶段起码进行三次评估,刚入所时、中期、出所前,每次评估的成绩都会记录在每个人专属的IC卡内。”诊断评估中心副主任沈警官说。 测试分五个项目:握力、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反应、闭眼单脚,五个项目分别测试她们的力量、柔韧性、耐力、灵敏度和平衡。 每个戒毒人员每次测试的成绩会被记录在她们专属的IC卡内,国民体质测试仪会根据她们的测试成绩生成不同的运动处方,进入戒毒所后,每个戒毒人员都会按照自己的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而从戒毒人员前后成绩对比看,经过两年的戒治,她们的身体机能均有大幅提升。 对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来说,戒掉毒瘾,除了身体机能的逐渐恢复,还有心理的调适。戒毒所内的心理康复指导中心就是为了让戒毒人员调整心理状态而设置的。这里会经常性地引进有助于戒毒人员恢复的新项目。立体镜是中心去年引进的项目,用以训练戒毒人员双眼立体成像能力,帮助恢复深度知觉。 心理健康自助仪是心理康复指导中心今年新引进的项目,内置了音乐、图片、文章、电影、游戏、压力测试等多个模块,戒毒人员通过自助操作可以获取自身所需的内容,或调节精神状态,或舒缓放松心情,或进行自我测评。这些设备为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科学的训练和保障。 在建中的生理康复中心是戒毒人员日常训练的场所,根据女性的特征,这里设置了测试评估、教育实验、体能耐力、塑身、平衡、灵敏协调、趣味拓展、休闲等8个功能区,舞蹈垫、瑜伽球、动感单车、跑步机……一应运动设备为戒毒人员的恢复训练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撑。瑜伽是许多戒毒人员喜爱的一个项目,负责管理教育的民警自己有学习瑜伽的功底,在这里自然成了老师。 “我们这里的民警中,有70名康复师,拥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还有9位民警有二级指导员证书。”生活卫生康复科汪科长告诉东方网记者,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教育工作,戒毒所内的许多民警自觉接受相关的培训考试,还有许多是国家一级运动员退役,在戒毒人员日常训练的管理教育上非常专业,这也有助于戒毒人员更好、更快地康复。 梅蓉,女子戒毒所五大队大队长,大家口中的“梅大”,众多戒毒民警之一,80后,工作近20年。“专业化、科学化让戒毒工作越来越有方向,实效性更强。”她说,这里更像一所特殊的学校,她的工作内容不为外界所知,但从出所的戒毒人员寄回的信件中、从一个个问候的电话中,她收获了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当你觉得自己不仅帮助了一个人,而帮助了一个家庭,这种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她不止一遍地告诉戒毒人员,毒是可以戒掉的,从观念的转变开始,从家庭的支持、辅助活动的依托着手,她坚定地说,每一个戒毒人员都有彻底戒掉毒瘾的希望。(资料图,女子戒毒所提供。) 燕子,众多戒毒学员之一,两次进入戒毒所。1996年,还没满20岁的她接过朋友递过来的一支“进口烟”,最美好的年华在她的口中就只剩下“浑浑噩噩”四个字。“可以不吃饭,不能不吸毒”是燕子曾经生活的写照,她说,沾上了毒品,自己的生活就开始围绕“毒资”展开,只要有毒资来源,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6年前戒断了海洛因,整整3年,她没有碰毒品,但随着心理防线的松懈,她抱着“玩玩”的心态吸起了冰毒,这是她第二次进入戒毒所的原因。“你不知道我有多向往正常的生活。”谈话间一直有些拘谨的她眼泛泪光,她已经开始规划起一年后离开戒毒所后的生活,她想要有一个工作,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她说,不管是什么毒品,再也不碰了,不抱任何侥幸的心理。“梅大告诉我,要学会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她都在为我努力,我凭什么自己不努力!这次我一定能戒掉毒品,我会回到家人的身边,过正常阳光的生活。”专业戒毒、科学戒毒,生理脱毒,戒断“心瘾”,“毒玫瑰”终究会有希望,终究也能向往属于自己的春天。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