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
普陀确定“一轴两翼”科创规划 |
更新时间:2015-7-2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短短一段3公里曹杨路,汇聚了大大小小10家创业园区,平均300米一家,聚集了千余名创新创业者。他们看中的是这里较低的商务、居住和创业成本,以及较高的市场服务水平。如今,这里又向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敞开大门。普陀区区委书记施小琳表示:在科创发展规划中,普陀将全力建设成为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打造成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在全区的空间与功能布局上,已经勾画出“一轴两翼”规划蓝图。 所谓“一轴”,是以武宁路作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策源地。 大院大所是普陀在全市科创布局中的独特优势。全区共有17家科研院所、2家“985”高校与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布在武宁路沿线的就有电科所、中电五十所、中船九院、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邮政院、市测绘院等多家。墙内开花如何墙外香?关键是“优势转化”。普陀将推进创新型机制体制改革试点,通过产学研平台搭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通道,释放“溢出效应”,促“集聚优势”转化为“高地优势”。 “两翼”中的“北翼”依托轨交11号线,以桃浦科技智慧城为核心,与真如地区形成联动,形成北部创新发展带,以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桃浦科技智慧城将着力建设智慧安防产业集聚区,和以此为优势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真如地区则将依托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与桃浦科技智慧城的联动发展,成为面向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研发创新型企业总部集聚区。 “南翼”依托轨交13号线,形成南部创新发展带。重在“融合提升”,依托华师大科教资源,推动大学校区与长寿、长风、中环等重点地区以及华大科技园、天地软件园等融合联动,形成创新协同体系和创新生态圈。长寿商业商务区重在“孵化”,依托M50、谈家28、景源、E仓等创业园区,建立融合市场、资本、人才和孵化园区的综合创业服务平台;长风生态商务区重在“服务”,发挥并购金融集聚区平台作用,引领并购金融资本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中环商贸区重在“产业化”,培养“四新经济”,形成以智慧照明、软件服务、手机游戏为特色的创新产业基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