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
沪科技城不光欢迎科学家创业者 也会为医生老师艺术家提供舞台 |
更新时间:2016-3-21 9:18:00 来源: 来源:解放日报 |
![]() |
编者按:2014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围,新增了张江、金桥、陆家嘴、世博4个新片区。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新扩区域正式挂牌运作。近一年来,新片区做了哪些改革探索?未来的自贸试验路又将如何走?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了上海自贸的这4个新片区。 ■围绕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未来将建设成为一座科技城。今后的张江,大型基础研究设施将处于核心位置,在它外围则环绕着三个“圈”——最内圈是一批研究机构,包括高校、院所、工程技术中心;中圈是创新创业服务圈,包括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公共研发平台等;最外圈是产业承接区,将张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张江固然欢迎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入驻,同时也会为医生、老师、艺术家、厨师等等都提供一展身手的舞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0年,张江要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在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一个新概念。张江中心会长什么样?会有哪些世界级科研机构?张江成为自贸试验区后,“双自联动”如何展开? 世界级实验室正在张江布局 科学中心首先要有楼,而且是“有内涵”的楼。位于张江海科路上几栋看上去稀松寻常的白色大楼,已经吸引葛兰素史克、辉瑞、罗氏等一批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在此开展实验,这里就是筹建中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中心有一个“镇馆之宝”——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它是一台外形如大衣柜的设备,瞧着不起眼,实则高大上,通过这台设备,科研人员可以看到在光学显微镜下都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 蛋白质结构分析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张江拥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就像是给生物医药产业安上了马力十足的“加速器”。 “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张江核心园该做什么?一般的创新当然也可以,但不是重点。张江要承担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承载地,建设一批世界上极少数发达国家才有的世界级实验室和重大科研平台。”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说,像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这样的世界级实验室,正在张江布局,包括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平台、活细胞成像平台,以及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等项目。 张江还将积极争取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海底长期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一批科学设施落户。它们将构成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依托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所形成的创新核心力量,张江将建立集群研究模式,快速抢占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能源科学、脑科学等世界前沿领域,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人才实验区 科学中心仅有楼当然不行,楼里还要有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张江试图破题。在张江地区,每2名创业者,就有1名是海归,目前张江已形成了上万名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还拥有数万名拥有5年—10年研发经验的高端研发人才。 但目前,张江的人才政策也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比如高端人才配套不足,对技能型人才重视不够,在绿卡和户口等市民化待遇落实上偏紧等。 面对瓶颈,张江在国家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之下,已陆续出台一些政策,包括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改进人才居住证积分制度和直接落户办法,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等。 为了集聚高端国际人才,张江还将重点引进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争取先行先试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为海外人才离岸创业提供平台,同时计划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点,依托国际猎头公司,面向全球集聚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 根据“两步走”时间表,从2015年至2017年,张江将初步建立和理顺国际人才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全面启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的各项措施;从2018年至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人才试验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人才战略高地。 “高冷”色调终将改变 国家科学中心的功能,不会仅限于基础研究,主角也绝非是高大上的大装置、大机构。 事实上,张江园区的“高冷”色彩一直太过浓郁。与中关村等相比,张江创业氛围不太足、热度不太够,一大原因就是不够有亲和力——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张江并不宜居,这里商业设施不足,吃饭都不怎么方便;每天入夜,找不到归属感的“张江男”们如退潮般离去,留下一座空城。 这同时导致另一个问题:初创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办公场所,而在其他地方,他们至少能找间民宅舒服地蜗居,在路边找个饭店填饱肚子,找间咖啡馆见合作伙伴。专家指出,完善生活设施,远比建工厂困难,需要相当精细而耐心地经营。张江未来应该在优化生活配套服务上下大力气,将产业园区和城市社区交织在一起。 围绕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未来将建设成为一座科技城。今后的张江,大型基础研究设施将处于核心位置,在它外围则环绕着三个“圈”——最内圈是一批研究机构,包括高校、院所、工程技术中心;中圈是创新创业服务圈,包括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公共研发平台等;最外圈是产业承接区,将张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 也就是说,张江固然欢迎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入驻,同时也会为医生、老师、艺术家、厨师提供一展身手的舞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