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上海劳模科技工作者举行座谈会

更新时间:2014-8-28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上海应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8月27日,上海劳模科技工作者举行座谈会,从创新项目和工程、体制机制、人才资源等方面发表了观点。

  中船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所长金东寒院士表示,上海具备了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我们的研究型大学有不少,大型国企有很多,生活环境也不错,很多人愿意来上海发展,除了房价有点高。”但上海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创新文化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太低。“二十几岁应该是最喜欢冒险、创新的年龄,但大多数上海人的职业梦想是做白领。”金东寒说,创新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我们应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成功者的案例,逐步为上海人注入冒险和创新基因。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金东寒认为,高效的研发管理是国内许多企业所欠缺的。企业负责人误以为,招一些博士就能搞研发了,其实研发管理很重要。上海企业缺少CTO(首席技术官),“我们的职务序列里有总工程师,这是技术干部。CTO与之不同,是技术管理者,负责企业创新战略的制订、创新要素的配置等管理工作。”他建议政府一方面引进CTO人才,另一方面为国企等上海企业开展CTO培训。

  谈到上海应开展什么创新项目和工程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建议,中科院上海分院应早日启动“科学卫星”项目,利用上海在空天领域的资源优势,研发用于科学探测的人造卫星。在人才资源方面,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长沈志强指出,上海应在引进人才方面下更大功夫,创造条件,让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愿意到上海从事科技创新。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