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我国正加快研发“共融机器人” 部分领域已投入使用

更新时间:2017-12-20 9:31:12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2月18日电(记者刘美子)工业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正让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我国已开始沿着“共融机器人”的科研路径,推动“人机合作”型智能机器人研发。

这是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二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上,有关专家透露的信息。

据介绍,机器人已在解决制造业升级、健康服务、国防安全、科考与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机器人还存在种种不足,如工业机器人在线感知、实时作业能力差,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中执行确定性任务;服务机器人人机协作能力不足,主要完成简单的送餐、迎宾等任务;特种机器人在广义环境下主动感知欠缺,自主控制能力不强,要靠遥控操作完成特定任务。

“共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人和环境高度适应,机器人之间能够形成多机器人、规模化集群机器人互助互补、团队作业,同时机器人与人类也可以相互理解、协同作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电子工程专家丁汉解释说,“与智能机器人相比,共融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非结构动态环境,并具有结构的柔顺性;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意图,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实现人机、机器人群体间的自然交互与协同作业。”

丁汉透露,目前中国已在大型风电叶片生产中投入使用“共融机器人”,实现了60米长的大型风电叶片多机器人协同加工作业。而在康复机器人方面,“共融机器人”被期待在未来具备意图感知、仿生助力和平衡控制能力,也就是说能够主动感知人体意图、顺应人体运动,与人形成主动式康复。

论坛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共同就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研讨。记者还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从2017年启动,为期8年,明年3月将发布第三批指南。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婵炲备鍓濆﹢浣圭鐠佸磭绉块柛銉ュ⒔婢ф牠寮崶鈺冨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