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
青年科技英才首次分类评 |
更新时间:2014-9-27 11:32:14 来源: 解放日报 |
![]() |
9月26日,上海市科协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的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正式揭晓,30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与往届英才10名、提名奖10名的名额配置不同,该奖项今年首次对候选人进行分类评选,分为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企业创新类,每类英才10名,体现了对企业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泽洲出席颁奖仪式。 本届评选首次设立企业创新类,旨在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获奖者中,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罗鸽,主持异丁烯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酸两段催化剂研究,打破日本公司的技术垄断,为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吨/年甲基丙烯酸装置的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应波,读博期间与5名同学组建创业团队,他们从30万元起步,用6年时间创立了3个自主品牌,申请20余项专利。在国内高端试剂领域,泰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种类及库存、质量控制水平均排名全国第一。 在本届获奖者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涌现出诸多技术含金量很高的项目。上海海洋大学研究员胡勇,作为“蛟龙”号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攻克了超大潜深耐压结构设计与密封技术、设计准则与安全评估体系、非线性接触与变形协调等3个难题。复旦大学教授阚海东,从事环境与健康教学科研工作,完成了发展中国家首个大气污染队列研究,成果应用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污染疾病负担评估,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日温差的健康危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赵维莅,以生物学行为这一独特角度,从淋巴细胞(凋亡、分化)和微环境(血管生成)着手,研究淋巴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筛选出针对恶性淋巴细胞的新药靶,获得发明专利2项。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