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复旦大学科研发现:视网膜细胞膜特殊蛋白数量异常增多致青光眼

更新时间:2015-4-2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复旦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4月21日传出消息: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中峰、中科院院士杨雄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教授孙兴怀等领衔的团队,历经3年研究发现,视网膜细胞膜有一类被称为酪氨酸激酶的B1、B2蛋白,该蛋白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就会导致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最终失明。相关成果有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靶点。

  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是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因素。医学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是青光眼发生的根本原因。科研团队利用电生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眼玻璃体显微注射等技术,在大鼠模型上发现,作为受体的视网膜细胞膜上,B1、B2蛋白数量明显增多。专家解释,这种变化提示,B1、B2蛋白信号通路已被激活,该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会导致神经节细胞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1、B2蛋白发生改变,使神经节细胞的钙离子通透性有所增强、钙离子浓度过量,最终致使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

  科研人员还发现,如向玻璃体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可减少受体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找到治疗青光眼新靶点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濞屸剝婀佹禒璁崇秿閸ュ墽澧栭弬鍥╃彿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