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朗朗科技两年创业产品将在京沪汉穗等六城市医院推广

更新时间:2015-5-12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如果千里之外的老母亲做了噩梦,我第二天早上能马上知道的话就好了,可以马上打电话回去关心。”同学聚会上的一句感慨,最终在一群有心人的努力下,促成了一家致力于提供健康“云服务”的公司:老人佩戴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子女只要在移动设备上下载APP,就能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态。

  “创业快两年了,收入明显下降,人明显更忙更累,但比以前更充实、快乐了。”上海朗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震告诉记者。如今,公司核心产品“朗朗心”穿戴式心电监护仪已进入试用阶段,正在申请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公司也正在筹备A轮融资。

  创业点子:源于同学聚会

  2013年,上海交大物理系1993届学生组织毕业20周年聚会,年过不惑的19个男人在微信群中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照顾父母的力不从心:自己长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工作生活,难得回家一次;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吧,父母一般都“报喜不报忧”,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说实话。

  有没有办法远程监护父母的健康状态?经过讨论,这群昔日的同窗决定做一款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穿戴式健康设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们发现此类产品中,测血压、血氧、血糖的设备普遍有精度不够的问题。与之相比,心电数据量较大,一天就有40多兆,可以从中分析出各种疾病或健康隐患。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仪器要么体积太大,要么数据无法实时分析监测,我们想做得实用性更强一些。”蔡震说。

  方向确定后,大家纷纷出资,成立了上海朗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名“朗朗”,有“朗朗乾坤”之意,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不只是为了赚钱,更多是为了关心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了管理公司,蔡震和另一位公司管理人都从外企辞职下海,原交大计算机系老师陈盟卫听说该项目后也从国外回到上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三人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创业团队,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专注于软件开发。

  目前,“朗朗心”已更新到第七版,内设心电传感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连接电极、通过特制双面胶贴于胸部后,即可对人体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测。数据可通过移动设备传送至云端,云服务器对采集到的人体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向监护对象的家人乃至医生提供实时的心电、心率、呼吸、运动状况。监护对象可设置报警通知,如心率超出正常范围时可通过短信、微信、电邮等方式通知指定亲属或医生。系统还会自动分析数据、生成健康报告,给出风险提示和建议。“尽管‘一做噩梦就能知道’目前还只是理想状态,但老人一旦有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子女确实能马上知道了。”陈盟卫说。

  技术攻坚:一周睡不到30小时

  为了做出这个比手表表盘还小的“朗朗心”,公司团队经历了不少“生死攸关”的时刻。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电池使用安全。“朗朗心”需要用户贴身使用,而充电电池以锂离子电池居多,遇水或发热就有可能爆炸。“一款健康监护设备,如果用户戴上之后就如履薄冰,连广场舞都不敢跳,那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经过权衡,团队选择了成本较高但更安全的纽扣电池。

  另一个难题紧随而来:适合“朗朗心”使用的纽扣电池有电流限制,工作电流是2毫安,最大瞬间放电电流是3毫安。为此,必须将“朗朗心”的功耗降至3毫安以内,不然电池耗电将会极快。最终,团队将设备功耗降到了2.6毫安,一颗纽扣电池可以使用3天。“下一步,我们力争将电池的续航时间做到10至15天,可覆盖一次长途旅行。”陈盟卫说。

  最好的穿戴式设备,是可以让人忘记身上有这个设备。为此,需要一个尽可能稳定、一旦出现故障可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的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公司团队也花了不少功夫。“为了跨越重重技术难关,大家最忙时连续一个月吃、住都在公司,平均一周睡眠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蔡震说。

  未来前景:不卖产品卖服务

  有了产品、准备融资,是否意味着创业团队的“好日子”已经到来?蔡震告诉记者,他们致力于打造一套成熟的服务模式。“我们的设想是,将来用户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甚至无需支付费用即可使用‘朗朗心’,我们和养老机构、医院开展合作,给用户提供细致的健康服务,用户交服务费即可。”

  记者了解到,目前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多名社区医生已经在试用“朗朗心”。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完毕后,公司将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京、杭州六个城市的医院推广产品,探索建立一套基于“朗朗心”的成熟居家养老模式。

  蔡震本科读物理,硕士读冶金,博士读超导,毕业后在外企从事过研发、技术管理等工作。但他深知,技术并非目的,通过技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建立人与人更通畅的沟通桥梁才是“朗朗心”的目标。“老人们和孩子聊着‘朗朗心’的监测结果,交流怎样才能安睡、如何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健康隐患如何消除,这是我们公司团队憧憬的一幕场景。”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

    濠电偛澶囬崜婵嗭耿娴e湱顩烽悹浣哥-缁夊潡鏌涢妷銉モ挃濠⒀勭墵瀵剟宕堕埡鍐ㄥ▏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