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科技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土建工程结合 国内首条智能跑道投用

更新时间:2015-5-13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浦东机场第四跑道近日正式投用,这是一条“有感觉”的跑道,每一次航班起降甚至微小的温度、湿度变化,它都能敏锐地察觉到。5月12日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跑道中埋设的“神经元”,第四跑道成为我国首条智能跑道,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运行的智能跑道。它能够主动收集传输自身信息,为工程技术人员监控跑道状态和及时开展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跑道是机场的生命线,也是日常养护的重点对象。但由于跑道深埋地下数十厘米,面积又非常大,受制于目前的技术手段等因素,人们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道面状态及其趋势,并实施最优的维护对策,从而影响跑道的使用效率,甚至威胁航空交通安全。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场道总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米,与上海高速公路路面总面积相当。要在如此宽广的区域内及时发现损坏,难度可想而知。

  能不能让机场管理人员未卜先知,提前预判跑道哪里会出现损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呢?“互联网+”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浦东机场第四跑道在建设过程中,先后埋设了13种、300余个传感器,分布在跑道、联络道的各个断面和不同深度,最深达地下50米处,铺设的光缆总长达2万米。如此多的传感器既要保证“存活率”,又要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对跑道建设提出了很大挑战。攻关小组通过反复试验和大胆创新,最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快速支护装置,将器件埋设“存活率”提高到近100%。

  这些埋设在跑道的传感器,如同一个个“神经元”,构成了一套智能感知体系。该体系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应变、位移、荷载等五大类参数,并融合道面摩阻系数、弯沉、平整度等无损检测数据,以及飞机起降轮迹偏移数据等,共同构成飞行区设施状态主动全息感知平台,为飞行区场道设施安全评价、预测、预警、保障以及系统集成提供支撑。

  “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最后都会传送到计算机,一旦某个连续监测的数据发生突变,系统就会发出预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专项检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维护措施,避免跑道出现更大损坏而影响安全运行。”相关专家介绍说,作为上海机场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课题的重要成果,这套系统预期将获得第四跑道5-10年的道面状态信息和实时运行数据。

  上海机场集团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智能跑道与云平台和移动网络对接,使工程技术人员即使不守在机房,也可以通过移动端、特别是在工作现场随时调取了解信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未来该系统可以作为民航开放式数据平台,为优化机场跑道设计、加强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柣鎴f閺嬩線鏌熼梻瀵割槮缁惧墽绮换娑㈠箣閻愬灚鍣х紓浣稿閸嬨倝寮诲☉銏犖ㄦい鏃傚帶椤晝绱撴担鎻掍壕闂佸壊鍋嗛崰鎾跺姬閳ь剟姊婚崒姘卞缂佸甯¢弫宥夊籍閸喓鍘鹃梺鍝勵槼濞夋洘绂掗姀銈嗩梿濠㈣埖鍔栭悡銉︾節闂堟稒顥為柛锝嗘そ閹綊骞囬妸銉モ拤闂侀潧娲ょ€氫即宕洪敓鐘茬闁靛ǹ鍎辩粻锝夋⒒娴g瓔鍤冮柛鐘崇洴閿濈偞寰勯幇顒傤唵闂佸憡绋掑ḿ娆愬閻樼粯鐓忓鑸得悘锝囩磼閳ь剚绻濋崟顓狅紳闂佺ǹ鏈悷褔藝閿斿浜滈柨鏃囶嚙閻忕姴鐣濋敐鍛仴闁轰焦鎹囬幃鈺呮嚑閼稿灚鍟哄┑鐘垫暩閸嬬偤宕归鐐插瀭闁荤喓澧楅弳婊堟⒒閸屾瑧绐旀繛浣冲泚鍥敇閵忕姷锛熷銈嗘磵閸嬫挻顨ラ悙鏉戝鐎规洘锕㈤崺锟犲礃椤忓棙顫岄梻鍌欑閸熷潡鎯冨┑瀣;闁瑰墽绮悡鏇㈡煛閸ャ儱濡兼鐐寸墵閺屽秴鐣¢幍顔惧姱闂佽鍠楅〃鍛村煝閹捐鍨傛い鏃傛櫕瑜邦垶姊绘担鍛婂暈闁规悂绠栧畷鐗堟償閵婏箑浠奸梺缁樺灱濡嫰鏌嬮崶顒佺厸闁搞儮鏅涙禒褔鏌涘Ο缁樺€愭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濋崒姘兼綆闂備礁鎲¢弻銊╂儗閸岀偛鏄ラ柕蹇嬪€栭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