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大都市里种好“党建责任田”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
更新时间:2015-7-7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夯实基础,服务党员群众 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员工、像关爱子女一样关爱员工”的理念,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也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 上海邮政通过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制订《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形成包括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基层党组织具体责任人、党群工作部门,以及责任制度在内的5份责任清单,明确不同责任主体抓党建任务,建立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优选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落实统一分工,实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有效提高基层书记的履职能力;坚持每年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刻牢记身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守党内规矩准则。 沟通渠道畅通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公司14个职能部室对口联系22个基层单位,落实每月到基层参加生产作业组织、旺季生产劳动以及调查研究,职能部室的绩效考核在挂钩对口联系基层单位的经营发展的同时,把评价权交给基层单位。同时,建立三级维权架构,开通党委书记、总经理信箱,统一党务、局务公开内容,在《上海邮政》刊登员工群众维权案例,及时回应员工群众的诉求,员工群众维权诉求逐年下降。 上海邮政还把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群众公认的“三个面向”要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了一支117人的储备干部队伍。实施百名大学生支局长任职培养计划,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发挥上海市重大宣传典型叶其懂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引领、辐射作用,培育和挖掘各条线、各工种的先进典型,编发《身边的故事》,组织先进典型集中宣讲,营造“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必昌表示,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新共识和新要求,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需要。上海邮政将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务实作风和有效举措,坚持不懈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承担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任,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上海邮政党委大力培育和弘扬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引导全公司干部员工,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邮政特点,社会影响的优质服务品牌群,丰富和实践着上海邮政的企业精神。 一封信、一颗心,一个15年来穿梭于上海的小弄堂、“跑”出妥投率100%的小个子,他就是被誉为“满意信使”的普陀邮政投递员叶其懂。从上海市重大先进典型逐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交通、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获得者、全国邮政“最美邮递员”,他和他的“三心”服务团队,成为上海邮政先进品牌中最为亮眼的“星”,也在上海邮政各级党组织、党员中树立起一杆旗、一面镜。 全国交通运输文明职工标兵、邮区中心局押运员韩立祥和他的班组成员,勇担我国目前最长铁路干线的邮路“沪乌线”的擎旗人和劳模集体的接班人,建起奔驰在铁轨上的党小组,用“上车粗分一遍、归堆复数一遍、站前翻点一遍、交接点数一遍”的“四个一遍”工作法,为每次押运路上的3000袋邮件准确找到家,成为千里邮路上的“金字招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承诺,用艰苦环境下朴实动人的事迹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创业热情。 “用户的需求我们放第一,用户的难题我们来解决”。作为上海邮政首家进驻银行的邮政网点——“建行邮局”,在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中尝到了甜头,构建了黄浦邮政党委与服务团队所在支部“双向”联动的模式,通过输送业务骨干、技术支撑的方式,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自主开发信息跟踪系统,在短时间内将日数据处理量翻了一番,进一步提升服务用户的能力和水平。 先进典型的燎原之火,凝聚起上海邮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强大力量。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 今年“五一”期间,上海邮政8位员工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市级及以上先进集体220项、先进个人65人次,年均收到用户表扬信1000余封。在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程中,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把培育和宣传党内先进典型延伸到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和企业整体优质服务水平、塑造优质服务品牌和良好社会形象上,进一步体现上海邮政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参与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进步一步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自豪感,为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而奉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温馨 2015年6月20日,端午节。当天中午,市分公司邮政大楼食堂工作人员照例为附近河滨大楼的老人们送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这是2012年定下的“规矩”,如今已是第四个年头了。 河滨大楼内住着1000多户居民,至少有30%以上是高龄或空巢老人,住户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老人就餐难成了居委会的一块心病。之前,居委会也想过很多办法,曾在几个小饭店搭伙,但是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是令人担心。 2012年4月20日,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虹口区人大代表、邮政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必昌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走访基层社区时,与社区居委、大楼居民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在了解到居民的实际困难后,他提议发挥邮政大楼物业给员工集中供餐的优势,让邻里的老人中午在邮政“搭伙用餐”。他的提议很快得到响应,邮政物业公司认真落实,每天为老人定制个性化配餐方案,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做到“清淡少油不放辣,骨头少酥而不烂”,并实行送餐上门。 “相当好、卫生好、质量好、口味好”,85岁的钱老伯原是一位机关干部,别看老人年纪大了,可思路清晰,一口气连说了四个“好”。他说:“老年人怎样才能‘老有所乐’?首先得保证吃得好!因此,邮政不单单是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更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邮政的这件实事算是办到点子上了!” 赵老伯年近七旬,是大楼业主委员会副主任,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老人的心声:“以前我们搭伙的小饭店,菜市场啥便宜我们吃啥,有时一种蔬菜一连吃几天。现在邮政食堂天天为我们翻新花样,‘绿叶子’菜多了,老人吃得更健康了。” 据了解,目前已有50余位老人登记订餐。老人们的午餐同样出自邮政公司员工食堂,每天新鲜采购食材精心烹制。不同的是,考虑到老年人吃素食有益,助老餐比员工餐还多一个素菜,烹调时强调清淡少油、不放辣、骨头少、酥而不烂,难怪业委会代表会说“吃得放心”了。 上海目前有348万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然成为了公共话题。作为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行业,上海邮政致力于提升社会贡献力,除了继续做好为孤老等特需用户提供上门送发养老金等工作,还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将企业的关爱延伸到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中,2012年起实施至今的为河滨大楼老人提供爱心午餐正是一项具体的实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企业也是社区的一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上海邮政将利用自有资源给予空巢老人和社区居民更多的关爱。下一步还将发挥邮电医院的优势资源,对社区老人进行巡访、体检,通过党团员青年志愿者与老人结队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