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连续四年列入市府实事项目 上海早餐工程“暖胃暖心” |
更新时间:2015-8-18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清晨,附近不少居民会“按惯例”来到家门口的“老盛昌”,买两只热气腾腾的菜包子当早点。不过,你也许不知道的是,菜包原料来自浙江慈溪一家专门出口日本市场的蔬菜基地——浙江海通食品公司。每个月都有100吨经过严格农残检测、净水清洗、专车冷链运输的青菜,经过老盛昌的中央厨房加工成菜包,送达旗下80多家门店。
尽管原料成本要比一般青菜贵,可“老盛昌”汤包馆董事长余维明表示:“原料口感好、质量稳,菜包子销量才会大。”“老盛昌”目前建有2家蔬菜基地和3家副食品基地。 据悉,2011年—2014年,本市共建成包括“老盛昌”在内共计20家,每家平均规模在1000平方米以上,上接基地、下接网点的早餐工程中央厨房,直营或者间接为全市共计5374个早餐网点进行配送,涵盖餐馆、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场、团膳等。今年上半年,本市又有4家早餐工程中央厨房——沈大成、虹口糕团食品厂、粮全其美食品公司、康琛餐饮等投入建设。 据悉,2011年,上海列入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12年至2015年,由市商务委牵头的“早餐工程”连续4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在未实施“早餐工程”的2011年之前,本市早餐供应格局主要以“前店后工场”、甚至现做现卖的“路边摊”为主,餐饮企业中央厨房的配送率不到10%。而如今,工厂化、标准化的中央厨房已经占全市早餐供应50%以上市场份额,到今年年底预计达到70%左右。 中央厨房为“纲”,销售网点为“目”,通过“早餐工程”实事项目的实施,传统中式早餐从现代化的流水线上“款款”走出,本市早餐供应网点也从小、散、乱进入“品牌化”、“连锁化”新阶段,涌现出“大富贵小吃”、“巴比馒头”、“鸿瑞兴”、“迎园食汇”、“早陆晚玖”、“老盛昌”、“乔家栅”等早餐品牌,锁定各自目标人群。 上海早餐工程让老百姓“暖胃暖心”,投身这项实事工程的餐饮企业也乐开了花。2014年,本市早餐工程20家参建企业共实现销售43.58亿元,同比上升16.6%。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也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受访餐饮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76%的情况下,包括早餐在内的点心大类增长28.67%,增幅位居各大业态第一。老字号“大富贵”的小吃门店从当初7家发展到目前25家,“巴比馒头”在上海连锁门店达800余家,“清美”年营业额达到6.1亿元,“老盛昌”还获得著名风投“今日资本”的青睐,分两期共投入1.6亿元。手握这笔投资,“老盛昌”最近正计划兴建安亭食品加工基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