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静安打出稳就业“组合拳”助力企业与青年渡过难关 |
更新时间:2020-4-24 14:02:36 来源: 文汇 |
![]()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人大促进就业专项监督调研获悉,静安区针对“稳就业”亮出“组合拳”,在对相关企业开展帮扶的同时,用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青年平稳渡过难关。截至3月底,静安区企业复工率达到92.31%,其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组织复工率达到94.2%。 疫情发生后,许多中小企业受到“沉重一击”。为了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静安区一方面建立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防疫工作小组,“一对一”分派工作人员,参与创业园区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建立重点企业用工帮扶工作小组,对保障城市运行、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的重点企业开展24小时用工保障。 据介绍,静安区还推动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施行,其中包括落实企业线上培训费补贴、困难行业就业补贴、重点企业就业补贴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7316家企业网上申请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341家企业申请了线上培训备案,还有530家企业申请困难行业就业补贴。同时,还推动了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区级政策实施。根据上述政策,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近3亿元。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企业缩招、裁员,招聘会也未达到以往数量。为保证毕业生就业,静安区搭建了线上招聘平台。自今年1月起,已举办10场“周周招聘会”暨“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发布502个岗位、意向录用494人。同时,静安区还举办政协委员单位暨国企民企专场“云招聘”,有260家企业“上线”,发布1306个岗位,招聘8582人。 以往,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前往政府认定的见习基地参加见习,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还能够收到一定补贴。自今年4月1日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恢复见习。昨天的座谈会上,不少市人大代表认为,可以在此期间加大对见习的重视,从而实现“双赢”。 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雇员服务中心总经理蔡永军认为,见习或许能解决“燃眉之急”。针对前台、行政、文员等基础类岗位,不妨开放见习,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他还建议,将原有6个月见习期延长至一年,从而帮助一时无法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失业人员获得稳定过渡期。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