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变单体开发为系统布局 绿地集团升级版“走出去”追求多赢

更新时间:2014-11-20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经过多年布局,一个“世界的绿地”初具雏形。据估算,绿地集团今年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将达200亿元。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近日在澳大利亚参加G20首脑峰会的系列活动时,现场分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新模式:通过系统化布局,服务全球客户群,让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当地投资等多方受益。

  据介绍,截至本月,绿地在全球范围内的房地产在建面积超过75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其中海外项目总投资超200亿美元,持有酒店超过100家。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绿地排名第268位,比去年上升91位。

  “比数据更有价值的,是绿地探索出的更为成熟的开发模式和融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张玉良说,最初绿地用单纯的投资海外方式“走出去”,但“世界的绿地”更看重把投资变成中国品牌与国际社会的交融发展。

  一个显著变化是,如今绿地在海外已不再是单纯“拿地”等简单的项目开发,而是向系统化投资布局。具体来说,就是聚焦经济活跃、市场成熟、人口集聚、投融资便利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由当地团队深耕,多项目联动开发。目前,绿地在悉尼、多伦多、济州岛均已形成多项目布局,其中仅济州项目就由住宅、酒店、商业、医疗、美容、养生及娱乐等多产品、多业态组成,对旅游度假类、投资移民类客户均有较大吸引力。

  “世界的绿地”在服务对象上也从初期聚焦国内客户转为面向全球客群。在“走出去”之初,绿地主要瞄准国内客户,采用“做中国市场海外延伸”的销售模式。但目前,绿地初步具备了服务全球客群的能力,位于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的海外项目对国内客户依赖性显著降低。以英国项目为例,客源分布以英国为主,同时辐射中东地区、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中华人客户仅占15%。

  绿地在投资目标上也从企业与客户得益的双赢,变成企业、客户、投资地及当地居民的多赢。张玉良表示,多方共赢是跨国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绿地“走出去”时充分考虑如何惠及投资地及当地居民。一方面,绿地属地化的经营方式为当地上下游产业带去了商机;另一方面,在开发建设中有意识地改善当地就业状况,在金融、法律、咨询、建筑、建材等相关领域创造就业机会。据测算,仅绿地在美国的两个项目投资开发,就直接为当地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新的“走出去”目标,绿地计划实施海外非房地产业务的投资发展。张玉良透露,非房地产业务将顺应中国市场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趋势,围绕快消品、日用品、医疗健康等“大消费”领域,对接全球优质资源,服务国内外市场。绿地规划用5年时间,在非房地产领域培育出一批“绿地系”企业。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