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祝桥镇首批27家企业与政府达成市场化清拆协议 |
更新时间:2014-11-28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11月27日下午,当文选才在《工业用地减量化协议书》上签名时,这位年轻的浦东新区祝桥镇镇长的手有些颤抖。他坦言“有点小激动”:土地减量升级打破资源硬约束,多年“祝桥梦”有了实现的希望。 地处东海之滨的祝桥镇有“两个大”。一是块头大,占地154.6平方公里,上海最大街镇;二是机遇大,镇域内坐拥浦东国际机场、中国商飞大飞机项目总装基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保税区等“三个大户”;镇域之外相距上海迪士尼乐园不足10公里。很多人甚至把祝桥与法国图卢兹、美国西雅图相提并论,称其为“中国航空城”。 条件令人艳羡,机遇千载难逢。但文选才心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就是土地。“按照上海最新规划要求,全市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在祝桥镇,未来几年建设用地指标几乎为零。”没有土地,建座酒店都难,何谈航空城蓝图? 土地既然“长”不出来,只能另辟蹊径,祝桥决定思维转个向——先做“减法”。原来,在祝桥镇广大农村地区,散布着大大小小几百座厂房,工业用地总量达到185公顷。这些企业大多从事砖瓦、棉纺、化工、印染等“三高一低”产业,效益低、污染大,周边村民多怨言。将这些企业清拆清除,减下来的土地指标用于集中建设区域,减量后的土地则复垦为农田,这就是工业用地“减量化”思路。 历时一年多,祝桥镇工作人员对全镇建设用地进行地毯式排摸,最终拿出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具体实施意见:对产业低端、经营又困难的企业,政府进行市场化清拆补偿,企业多一条退出选择;而对村民来说,尽管村级企业关闭了,但镇里确保三年村级收入不减,今后集中建设区的经济效益提升后,还将按一定比例“反哺”农村,实现共赢。 第一批27家有意清拆的企业很快与政府达成协议,共涉及工业用地32公顷。这些“减”出来的土地指标,将用于建设为大飞机基地配套的航空商务区,以及适合祝桥发展的高端航空物流。 让文选才更兴奋的是,如果土地减量化之路能走通,上海农村地区发展资源将被盘活,不就能诞生更多像祝桥一样的“梦想之城”?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