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全项彻查”深挖食安隐患 浦东市场监管“三合一”改革后再创新

更新时间:2015-4-15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以“发现和防控食品安全隐患”为重点,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一定人力、物力,对高风险食品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彻底检查

  在浦东从事肉制品生意多年的李老板,日前遇到一次不同寻常的市场检查。几十名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不像往常那样“按章办事”,他们兵分多路,有的看企业台账,有的查电梯等特种设备,有的还穿上厚棉衣,深入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冷库检查食品原料储存情况。

  几个小时后,执法人员带着一堆记录和数据走了。临走时,一位市场监管局干部告诉李老板,这不是一般的临检,而是“全项彻查”,也就是以“发现和防控食品安全隐患”为重点,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一定人力、物力,对高风险食品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彻底检查。这是浦东市场监管“三合一”改革后,在全市推出的又一项创新。

  监管食品企业,如此劳师动众?浦东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彦峰说,这是因为去年曝光的“福喜事件”触动了他们。“尽管浦东不是事发地,但此事发生后很多市民都在问,监管部门平时检查时怎么没发现问题?这使我们意识到,监管执法的核心价值在于真正发现问题,并有效处置问题,‘全项彻查’模式由此诞生。”

  与一般市场监管面上巡检不同的是,“全项彻查”突出了一个“全”字。彻查队伍事先不打招呼,突击性进驻企业,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每户企业连续检查3个工作日,就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隐患进行深挖。彻查中,检查方法做到“全覆盖”:综合采取核查账册、现场监控、快速检测、制作笔录等方式,确保有效发现问题;检查环节做到“全过程”:对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过程、出厂销售、食品回收销毁等进行无遗漏彻查;检查项目做到“全方位”:在主要检查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对不正当竞争、特种设备等一并进行“全项目体检”,提高对企业的整体威慑力。

  浦东之所以能率先试点“全项彻查”监管新模式,正是因为“三合一”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前,食品领域监管由工商、质监、食药监分段管理。即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执法队员,有时候也说不清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比如一家面包店,如果仅仅卖面包,则属于流通领域,该由工商管。但如果它在店里放了几把椅子,就变成了餐饮行为,应由食药监来监管。”陈彦峰说,如今,市场监管人员检查超市、饭店,已经不用去区分堂吃还是流通零售,只要市场监管范畴内的,他们都能一竿子监管到底。

  “我们充分发挥‘三合一’改革后的人员、资源优势,将食药监、质监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与工商部门的执法办案优势有机结合,做到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面上控制与问题发现的统一。”记者了解到,在对食品企业的彻查中,彻查队员会根据专业特长和检查需要,细分工作小组,同时将地方市场所纳入对辖区企业的彻查,实现突击彻查与日常管理的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浦东市场监管局又抽调稽查支队、基层所的精干力量组建彻查队,推动高风险食品企业全项彻查工作进入常态化。彻查队从年初集结至今,完成了对首轮4家企业的彻查工作,涉及64个环节184个项目,其中对2家企业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封存原辅料、成品共计602件近4吨,移送案件线索7起,涉案货值金额近50万元,发现并责令改正问题81项,涉及食品安全、公平交易、计量校准、特种设备等多个方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严厉的彻查,还得到了一些被查企业的认可。李老板坦言,自己在面对彻查时,也曾紧张得流汗,但检查完发现企业没有大问题时,又让他很欣慰:“这样的检查让人刻骨铭心,但能通过这样严厉、全面的检查,企业在市场上声誉鹊起。彻查也是一面金字招牌,让我们生意越做越好。”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

      濠电姷鏁搁崑娑欏緞閸ヮ剙绀堟繝闈涙4閼板灝霉閿濆懏璐℃い鈺冨厴閹鎷呴崫銉礊缂備礁顦ḿ锟犲蓟濞戙垹唯闁靛鍎幐鍐╃節閳封偓閸曨厼鈷岄悗娈垮櫘閸撶喎鐣烽崼鏇炵厸闁告劑鍔岄埢锟�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