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企业新闻 >> 正文 |
上海立鼎打造高端声音制作为核心的电影后期制作服务平台 |
更新时间:2015-6-17 来源: 中国上海政府网 |
![]() |
上海外滩南侧南浦大桥下的录音棚里,迎来几个熟悉的身影——为了给《功夫熊猫3》中的角色配音,成龙、杨幂等知名演员近期现身于此。录音的同时,他们的真实口型也被这里最新的科技设备捕捉并将应用到电影中去。 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系列动画之一,《功夫熊猫3》在中国完成声音的后期制作,这在一年前几乎很难想象。依托上海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在上海完成,而前者正是目前中国南方最大规模、以高端声音制作为核心的电影后期制作基地。 补国产电影制作“短板” 一年前,上海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告将完工投入运营。消息一经曝光,即让中国电影业界兴奋不已。 一流的电影后期制作,需要一流的声音制作。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电影产业园或制作基地,但整体制作水准与欧美电影业的差距仍然很大。原因之一是电影制作产业链严重缺失。尤其是在声音制作方面,进入门槛高、专业人才短缺,成为国产电影制作的一大短板。 “声音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对许多投资方来说,对环境的投入犹如‘无底洞’,让他们望而却步。”立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玛丽告诉记者,“环境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对声音呈现产生影响,如果达不到国际标准,就要不断修改,包括一遍遍推倒一堵又一堵厚重的墙体。” 声音制作公司的“缺席”也导致了国产电影大片、中外合拍片和高端商业广告后期制作的“业务流失”。中影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内至少60%的专业后期制作依靠国外完成。如电影《一代宗师》音乐创作及录制就在日本完成,张艺谋及其他导演的电影大片后期,也在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完成。与此同时,上海作为亚洲最大的商业广告中心,广告拍完之后也大都拿到泰国、香港、日本去制作。 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的建成,填补了上海的空白。作为上海首家大型影视后期制作服务平台,平台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两个大型混录棚、两个对白录音棚、一个交响乐队录音棚,一个动效棚,一个预混棚、20个编辑间,以及数字处理存储等周边设施。每年可以完成50部大电影、500部广告片的后期制作,成为全亚洲最高端的、以顶级录音棚为主体的数字化电影后期制作中心。 打造国际最高制作标准 时隔一年,上海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再次亮相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一次,它的定位更清晰。曹玛丽说:“过去的一年,其实有过多次犹豫:这个平台到底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是面向全球市场。现在,答案越来越清晰:它符合国际最高声音制作标准,所以也应该是面向全球市场的。” “符合最高声音制作标准”并非一句虚话。此前,立鼎混录棚的声学设计方案送到英国的杜比实验室,通过了白金级全景声录音棚的声学设计审核,这也是全球第一个通过该审核的电影录音棚。与国内目前新建或在建的普通级全景声录音棚相比,它的专业音效品质和技术难度都要大得多。 它甚至通过了当今世界上最“挑剔”的耳朵的考核。去年10月,曾经为《速度与激情7》《蜘蛛侠》等上百部好莱坞知名影片处理后期声效的拟音大师盖瑞·汉克应邀来到上海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他一开始并不满意,然后提出了细致的修改方案,包括用来录制脚步声的‘格子’背景的深浅等细节。我们一一修改了过来。” 硬件过关了,软件也不容小觑。立鼎的整个团队均由多国技术精英和海归人才组成,其中技术、业务及管理团队均聘请好莱坞的资深专家参与,直接打造一支符合好莱坞电影工业标准的团队并提供国际一流水准的服务。其中包括聘请好莱坞资深制片人及后期制作总监约翰·阿米卡尔以及拥有超过60年历史的独立音棚的副总裁理查德·伯纳特等。 曹玛丽说:“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以好莱坞电影工业流程为标准,可以提供影视的声音录制、预混、终混直至发行母版的整体声音后期制作服务,同时还有影片剪辑,调光调色,数据储存交换等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拥有国内至今为止唯一达到杜比白金级认证标准的终混棚,说明了在上海代表国际最高水准的影视后期生产链已经形成。” “筑巢”终能“引凤”。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包括美国影片《歌舞青春》的制片人比尔、《金刚侠》制片人迈克在内的多位知名国际影人纷纷约定,要将下一部作品的后期制作放到上海来完成。此外,立鼎也已引进梦工厂、迪士尼等大客户,并将与美国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FFI、意大利电影工业协会、印度PrimeFocus等重量级客户探讨合作开拓电影后期制作业务;同时为国内大片和高端广告片提供优质制作服务,改变目前影视高端片后期制作均普遍外包至境外制作的状况,使国产片不出国门即可完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后期制作。这也为国产片走向国际发行市场奠定基础。 培育一流的本土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立鼎一流的国际专家团队为培养国内紧缺的影视后期技术和服务人才提供了切实的可行性。 “这个领域的本土人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外国专家终究会回去,但他们的技术经验可以留下来用来培育我们的人才。”立鼎业务副总何川告诉记者,立鼎已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及上海戏剧学院等多所院校及机构展开合作,将在影视制作的产、学、研方面开展专业培训、研讨讲座,并提供实训基地、优秀人才优先就业等。在他看来,立鼎要为中国电影制作行业留住高端业务,提升专业水平,培养高级人才。“否则,国产电影制作行业受困低端化、业务持续外流的怪圈难以扭转。” 据了解,立鼎计划与上海电影节组委会配合,在未来电影节设立“最佳录音奖”、“最佳音效奖”等技术奖项,激励国内专业人才并引导成才。同时,每年拨出人民币30至50万元的后期制作费扶持国内新锐导演创投项目。 立鼎运营副总裁理查德·伯纳特表示:“中国买得起世界上最好的设备,但做不出最好的作品,这关键是人。如今,我们集聚了世界优秀专家,自然可拿出最好的顶级录音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国外人才,关键还是要培养国内自己的人才梯队,建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搭建好后期人才的培育与交流平台。”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