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沪版《茶花女》故事搬到邮轮上 “白色茶花号”再度起航

更新时间:2017-3-17 12:08:50     来源: 解放日报
原标题:上海歌剧院把《茶花女》故事搬到邮轮上 “白色茶花号”再度起航

上海歌剧院演绎沪版《茶花女》。蒋迪雯 摄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在全世界常演不衰,各大歌剧院争先制作不同版本。去年3月,上海歌剧院制作的《茶花女》将故事背景从19世纪40年代移植到20世纪20年代一艘由上海开往巴黎的“白色茶花号”邮轮上,充满浓郁的海派风情。昨晚,“白色茶花号”在上海大剧院再度起航,加盟的国际阵容中,不仅有意大利著名指挥家罗贝托·阿巴多,还有著名女高音杰西卡·普拉特和男高音弗朗西斯科·德牧罗,分别饰演薇奥莉塔和阿尔弗雷多。

“白色茶花号”邮轮是主人公动荡人生的缩影,也象征着海派文化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上海版《茶花女》独特的舞台设计让杰西卡感到惊喜:“这个版本制作非常特别,充满东方元素的服装让我爱不释手。好的制作能帮助演员进入角色,激发演员的表演欲,同时也能带领观众沉浸其中。我想,人们进入剧场是希望能短暂地逃离日常生活,上海版《茶花女》做到了。”薇奥莉塔的角色,既要求有花腔女高音的轻巧华丽,又要求戏剧女高音的丰满浓烈。在此次演出前和演出后,杰西卡分别给自己留了2-3周的休息时间,让嗓子能发挥最好状态,唱完后又能得到足够的恢复。

上海版《茶花女》连演两场,第二场由上海歌剧院青年演员宋倩、韩蓬担纲主角。男中音歌唱家张峰在连续两场演出中饰演阿尔弗雷多之父亚芒。

《茶花女》的制作能否成功,对威尔第音乐的尊重和理解是前提。这几天,阿巴多带领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去理解音符和歌词背后的含义。他说:“《茶花女》人物的塑造真实有力,音乐充满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无论演奏技巧还是对音乐的表达都让我很满意。”

薇奥莉塔为爱所做的自我牺牲,最能唤起指挥家阿巴多的情感共鸣。他说:“薇奥莉塔希望能抓住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但她同时也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了,她正一点一点变得虚弱。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剧,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记者 吴桐)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