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上海种子第二章“时间的种子”开幕 |
更新时间:2017-4-24 9:57:36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
![]() |
人民网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曹玲娟)由李龙雨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联合策划,上海种子第二章主要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展览题目取自同名纪录片——“时间的种子”(Seeds of Time)。该展览于昨天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 响应该纪录片对即刻行动改善气候状况的呼吁,“时间的种子”展览试图通过融合艺术、文学(科幻)、科技、社会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等,更好地理解当下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探索一种可持续的解决之道。延续“根基研究员”及“研究员”的体系,第二章“时间的种子”在内容上包括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根基研究员组建并率领各自团队,共同创作完成的全新项目;以及甄选自40多位(组)个体研究员,从不同领域及视角回应主题的作品或展项。 在根基研究员小组的层面:人类学家、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的团队带来《重置现代性!上海站》,它包括一个填入了丰厚文献的展厅空间,以及在其间发生的一场连续4天的讲座和工作坊(5月4日-7日),展开与本地学者、知识界代表之间的讨论,探讨在生态与人文环境均已发生剧变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现代性”这一概念。 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索菲亚.阿尔-玛利亚及其小组成员联合创作的《执迷之物》,则结合了影像、舞蹈与文本等多重形式,以预演“未来”并祝福2116。 视觉艺术家邱黯雄团队希望在一辆公交车上实现的公共艺术项目《未来线路》,则巧妙地与另一位研究员——科幻小说家刘宇昆特别为上海种子所撰写的《上海48小时:国际游客周末观光指南,行星漫游者出品,2116》相呼应,两者分别以影像装置与文本的形态,讲述一趟发生在百年后的“上海之旅”…… 表演艺术家奥托邦戈.恩坎加小组的“土地对话”、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张海濛及其小组成员所开发的线上游戏《玩出未来2116》,分别已经在2016年秋天得到完满呈现,其成果将以直接而生动的形式在第二章的展览中得到再现。 在由根基研究员所提供的跨学科视角下,上海种子所邀请的其他个体研究员们,则从不同领域进一步回应了展览的题目——“时间的种子”,探索生态变革的因果,呼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迪勒.斯科菲迪奥+兰弗洛设计事务所带来的《出口》(巴黎卡地亚艺术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在接近360度的全景式荧幕上呈现“转译”自大量调查数据的动态图像,直观地还原人口迁徙(移民)、气候变迁等发生在地球村的一系列“运动”,并揭示数据变化背后的深远影响。 艺术家刘窗以自己的三件作品分别对应两组科学家——托马斯.哈东和戴维.帕米埃斯,以及金斯顿的研究成果,四件展项的并置有趣而耐人寻味:一方面,科技意味进步,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另一方面,科技也滋生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得到修正和治愈…… 启动于2016年,上海种子是一个实验性的思想平台,旨在检验既定的边界,并探究思想如何能够突破知识在单一领域的界限。其第二章“时间的种子”除却最为核心的展览部分,还将包括一系列与上海这座城市及公众息息相关的放映、表演、工作坊以及社群参与活动等。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上海种子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讨论可持续发展,以期就22世纪将迎来怎样的世界做出探讨、反思并即刻付诸行动。 上海种子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展览将由4月22日持续至7月30日。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