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
代代传承:让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
更新时间:2018-1-24 9:54:28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
![]() |
人民网上海1月22日电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6年底,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4.14%。 文化产业如何与相关领域交叉融合?文化产业如何实现结构创新、链条创新、形态创新?实际上,对于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来说,在今天创新驱动发展的十字路口,这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要做中国文化产业的运营商!”对于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列丰而言,这个梦想尤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从一名标准的军人转身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创业者,五、六年的领域坚守,让他对文化产业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让文化消费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样的情怀让他转变身份?而在文化产业运营上,又究竟有着怎样不同的视角和创新?为此,近日,人民网记者对这个特殊的文化产业创业者进行了专访。 有梦想 所以无畏挑战 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通过文化和科技结合,进行商业模式的运作。在线上,“代代传承”传统文化平台,以雅俗共赏的方式整合传统文化的资讯、应用、文化社交和文化商城等服务内容。在手机端才府APP将文化生活、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产品集于一体,最互联网化的方式将文化的内容串在一起。 “代代传承定位中国文化产业的运营商,以民族文化复兴为使命!”这样的梦想,在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列丰身上,显得很坚定,似乎一点也不夸张。 一身中式,言语果断。军人出身,市场上摸爬滚打了近十年。很显然,家国情怀+文化复兴,让陈列丰五年前下定决心,涉足文化产业。 专注深耕后,带来的是资源积累。经过对文化行业的梳理,代代传承这个平台终于在上海点燃了第一个火种。 任何行业都有起步时的维艰,文化产业亦然。“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在陈列丰看看来,最难的莫过于过度的商业化与文化情怀,如何更好融合,“既能保持初心,又能让她产业化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也许对于军人来说,越是挑战,越是无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片蓝海!文化自信,让陈列丰也在不断推进代代传承的实践。 有方向 坚守开出了花 在代代传承的新模式中,陈列丰最常提到的就是“文化综合体”的概念。“文化综合体,就是在原来商业综合体的基础上,再融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们在商业的基础上,能够有中国民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培训。” 一路走来,坚守终于看见了梦想的萌芽。 针对今天最火的特色小镇,代代传承涉足了很多特色小镇文化综合体以及场馆的运营,包括一些古镇和文化旅游等等。 而在不久前,代代传承和山东济宁合作,签下了合作协议。一边是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双方将共同打造中华才府,简称中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文化教育与文化旅游的结合。这样一个特色小镇,双方都在期待它的未来。 上海田子坊的小戏台、上海市民文化节、浙江文交会……这几年,代代传承的业务范围已经走出了上海,杭州、绍兴、西安、成都都开始有了星星之火。 “成立的时候,就从平台生态的角度定位。我想文化它确实需要平台跟生态这样一个一个基础,来最终让它产业化。” 陈列丰表示,代代传承的战略布局就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产业链跟生态链同时结合,纵横的推进。 有初心 深根专注耐住寂寞 如何深入扎根?“我想是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能够坚持到现在,能够不受这个市场的影响,也不受资本的影响,坚守自己的初心,一步一步走过来,走到现在,我觉得我们还是不错的。”陈列丰肯定自己的团队,也很不容易。 对于文化的希望,陈列丰很在意传承,“当今社会中,能够用老祖宗的一些优秀智慧,把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文化,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让它传承下去。” 对于文化的创新,陈列丰更看重结合,“ 传承的使命,我觉得就是传承优秀,宁缺毋滥,古为今用,能够真正跟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传统才能得以真正传承。” 正如公司的名字一样,“代代传承”就是这个不一样团队的初心和使命。 而这几年创业的经历,陈列丰坦言,有苦有甜。但可能曾为军人的缘故,他并不轻易言苦。“这几年下来,得到了很多经验,这是整个团队非常宝贵的一种经历。” 不过,陈列丰坦言,现在文化产业化的成功案例太少,“给点时间,我觉得国家社会已经非常关注文化产业,也非常支持。我相信,有一天一定会让大家看到文化产业化、文化消费化,最终走向文化生活化这么一个过程。” 有温度 让文化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漫步园区,你会听到悠扬的民族音乐,古筝古琴古韵悠扬;你也会亲眼看见昆曲、秦腔、京剧的唱念做打行云流水;你还会驻足停留,焚香后体验丹青在宣纸上的肆意洒脱……国学书院读书声朗朗,雅士禅房中插花悟道……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陈列丰希望未来的中府带给人们的正是这样一种体验,一种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的体验。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希望能够让人们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美。文化也是一种时尚,也能够跟生活结合起来的。让人们能够在文化消费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圆梦美好生活。” “田字坊小戏台也算是一个文化演艺跟旅游的结合例子。”陈列丰说,这个小戏台在上海田子坊赢得了国内外的游客纷纷点赞,也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从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开始,到互联网+的模式细化,再到市场化的运营。“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这一年来,从上海缘起,到全国各地,团队也正不断推进各个项目的落地。 一座富矿摆在眼前,试水文化产业创业,要坚持做下去,究竟有什么秘诀? “首先做文化产业它一定要有一定的高度,一种综合的能力。第二个要有一种厚度,能够综合资源,在产业链生态链当中去为文化产业发展做积累。第三个就是要有一个思路,要有不断的创新转化能力,能够更好地古为今用,更好的在市场中得以不断发展。”陈列丰希望自己和团队,不断努力,让“文化综合体”这个梦想一步步变得触手可及。(韩庆) |
编辑:Zhanglin |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
热点图片 |